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中国网】第三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思政与教师发展研讨会在西南交大举行

来源:中国网 日期:2019/12/16 20:20:55 点击数:

12月13日,第三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思政与教师发展研讨会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专家学者围绕“思想引领 融合发展 立德树人”为主题进行报告。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桂富强教授为研讨会致辞,他介绍到,西南交大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为轨道交通做出卓越贡献,发展前程美好,学校正以多学科支撑交通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他认为,各高校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点和着力点,教师思政和教师发展双轮驱动的模式做好工作。其中,教师思政建设要以党建为引领,以教师发展作为根本,而教师发展以“四有”为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各高校需更加关注教师职业生周期和学术生命周期,关注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以真正达到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
复旦大学陈玉刚教授作题为“举旗帜,聚英才,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政治引领”的报告。报告分类阐述了复旦大学党委如何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其中,思想引领以理论创新、骨干培训、抓全覆盖学习为重点;榜样引领以传承红色基因、学习重大典型、选身边榜样为重点;组织引领以激活党支部工作创新为生命线,以构建党管教师思政工作新体制、实施“三关心一引领”工作机制、加强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实践引领以引导教师深入了解国情民情、自觉服务治国理政、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
四川大学张红伟教授作关于“从‘课堂改革’到‘质量革命’——川大本科教育内涵发展探索”的报告。她认为,川大一直秉承建设一流大学,核心是培养一流人才,关键要有一流本科的精神理念。因此,川大紧紧抓住“45分钟”主战场,以“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打造“高阶学习”课堂的系列改革。用课堂教学改革撬动全方位人才培养改革,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育人才、出思想。其中,努力造就品德高尚、学术卓越、教学优秀的川大优秀教师至关重要。在川大的立体化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中,通过重奖激励、教学文化、社区支持、政策保障提高教师的内生动力和教学能力。由此,川大本科教育实现六个转变。形成了教师“爱教、善教、乐教”,学生“勤学、悦学、乐学”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一流本科教育的川大模式雏形。而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应着重提高课堂质量,进行“质量革命”。四川大学通过办最好本科之“六大行动计划”,用卓越学术引领教师发展,深化课程思政,发掘每门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格塑造和价值引领的潜力。
台湾大学李纹霞博士带来了题为“台湾大学教学发展与数位学习二中心重点工作发展经验分享”的报告。她详细介绍了两中心的整体组织架构,阐述了教师发展组、学习促进组、规划研究组、大学课程与公共课程组、教学科研组五个小组的基本情况与主要作用。其中,她着重介绍了教师发展重点推广的业务、教师专业发展与在职教师教学精进的关系、教师教学实践研究计划、教学助理培育与证研习会与品管机制。报告最后,李纹霞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几点展望,希望大学可以持续精进教师及学生发展业务专业服务,强化推动科技辅助教学;在校内课程上强化推动科技辅助教学;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公共化。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袁笃平教授以“相互理解 彼此成就”为主题,解读了教学中的困境。袁笃平从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穷人经济”的研究入手,思考“学渣思维”形成的决策是否和“穷人思维”一样,也是基于现实所做的理性决策。他开展了“学渣困境”的田野研究,通过测量课程作业,分析研究学生日常学习行为的真实信息,以新视角获得认知:学渣认知能力没有课程学习的障碍,更多的是横向比较落差、自我调整惯性和比较强烈的消极心理暗示,逐渐获得学渣地位的自我认同,根据自我认同,努力学习对他们是通过课程的机会成本,他们会设置自己的学习策略,竞争相适应和匹配的机会和挑战。对此,袁笃平提出,在教学策略中要缩小横向比较差距,让学生从学习成功中感受到快乐,从学习过程本身感受到快乐迁移,让学生明白所有成功都是相对的,学习无止境。袁笃平总结到,教师不能从行政手段让学生改变策略,而需要改变对学生的认知,改变他们所处的场景感受,真正认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师生彼此理解,从而相互成就。
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Dariusz Wanatowski教授围绕“英国利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主题报告。他认为,高等教育机构培养拥有优秀素质的学生,需要由各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完成。随后,他以2011年英国高等教育协会为每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支持,并启动独立的专业标准和框架以及利兹大学的实践为例,强调在高等教育系统中,需要有全方位专业化的框架,确保教师拥有正式的执业资格,这是为许多学生提高学习经验的关键。他以英国利兹大学在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中遇到的益处与挑战,论证了每一所大学为教师提供培训支持的重要性。
超星集团副总经理张乔为以“移动互联网模式下创新模式助力教师发展”的报告为主题,介绍了超星集团教师发展产品开发背景和超星教师发展业务系统。他强调,超新集团将会从定制化服务、培训支持、平台系统为教师提供支持。张乔为从平台系统模块、培训模块、项目模块、行业服务四方面介绍了以超星教师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作为依托开展的工作,阐述了超星集团拥有的资源、技术、服务优势,分享对于教发业态业务的服务理念与方式。
西南交通大学冯晓云教授以“创新教师发展体系,支持教师追求卓越教学”为题进行报告。冯晓云首先阐述了关于创新发展体系的思考,介绍了高校开展教师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系统讲解了高校教师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点明了国内外高校教师发展热点。针对西南交大目前存在的问题,冯晓云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她希望充分发挥高教学会的引领作用,集全国优质力量,做好教师发展顶层设计;根据时代特点确定培训主题;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合适的培训内容;丰富组织方式,多元有机结合。随后,冯晓云结合了具体案例,介绍了西南交大教师发展顶层设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教学创新探索等具体举措与实践。
为了为参会者搭建更广阔的交流与研讨平台,12月13日下午,36位来自全国高校的优秀教师分别围绕教师思政与师德师风、教师发展、课程思政主题做分会场报告。

来源:中国网2019年12月15日

http://sc.china.com.cn/2019/kejiao_zixun_1215/347021.html

信息员:蒋晓雨     作者:李欣悦 赵滢潇 陶玉祥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