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磁浮交通技术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
5日上午,由中国工程院主办“高速磁浮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西南交通大学承办的“高速磁浮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蓉举行。来自各大科研院所、国内铁路勘察设计、高速列车制造、铁路工程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骨干企业的专家出席会议,部分地方政府交通建设管理机构、科技创新企业和国外磁浮技术开发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嘉宾就超高速磁浮交通技术与产业发展前景、以及立项的必要性进行研讨。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大教授钱清泉介绍,与其他轨道交通相比,磁浮交通有着明显优势,其噪音低、能源环保、安全系数高,将在未来的综合交通中成为与高铁、航空互补的出行方式。“目前,中低速磁悬浮的速度在160km/h,高速磁悬浮的目标速度是600km/h,而超高速磁浮追求的目标时速将达到1200km/h,这将对人类未来出行产生很大变革,我们也急需磁浮的技术储备。”
钱清泉在会上预判:时速超过一千公里的磁浮交通十年后就有望实现。他表示,相关的技术储备必须先行。他也在大会上就此提出了有关超高速磁浮项目立项必要性的研讨。钱清泉坦言,目前国内在研发磁浮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我国缺少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工程试验线,因此不能开展自主研发系统的高速性能试验;其次,我国还没有设置工程应用项目平台,这就很难实现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技术的工程化突破;此外,目前国内市场也缺乏动力,因此不易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钱清泉
认为,当前很有必要对超高速磁浮项目进行研究,为我国的超高速磁浮做好相应的技术储备,并成立磁浮交通联盟团结国内外产学研优势力量。
因此,在今天的研讨会上,西南交大牵头发起倡议,成立“磁浮交通联盟”,联盟将团结麻省理工等国内外产学研优势力量,为学界针对磁浮交通的研讨搭建平台,此举也是为了早日建立我国磁浮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管理产业链,填补高铁和航空系统的速度空白。
来源:四川新闻网5月5日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70505/00077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