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搜狐网】一带一路+高铁——徐飞、王义桅、骆新对话高铁再造中国

来源:搜狐网·世纪阅读 日期:2017/08/25 23:05:00 点击数:

8月20日下午,上海人民出版社书展重点活动之一,“一带一路+高铁,两个关键词,读懂中国、再造中国——徐飞、王义桅对话中国和平崛起之路”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成功举行。

中国高铁权威研发重镇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教授、“一带一路”权威研究专家王义桅教授,携各自新书《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再造中国——领导型文明国家的担当》,与著名主持人骆新一起,展开了精彩的对话。

01/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高铁“走出去”密不可分

徐飞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强调的是一种普惠的、包容的、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一定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建、互利共赢的一种模式。“一带一路”将变成全球的公共产品,变成建设人民共同体的最强音,这是时代的一种声音。徐飞教授将中国高铁“走出去”路线比作“围魏救赵,曲径通幽”。他认为,欧洲市场,北美市场是高端市场,中国不是高铁的原创国,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高铁的原创国是日本、德国、法国,甚至是加拿大,中国是后来居上。德国、法国的欧标市场难以进入,就先进入中欧、南欧,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王义桅教授认为,高铁代表中国的速度,中国的质量,中国的标准,中国的技术,是中国制造能力、工业体系的象征。能够把高铁造出来,不是一般的技术问题,是整个产业链的独立完整,所以“一带一路”使中国大量的产业走向世界各地。高铁也是文化、文明的体现。中国高铁成功的背后是中国的文明理念即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象征。

↗徐飞教授讲解中国高铁“走出去”路线

02/ 跳出高铁看高铁

对于大家普遍关心的中国又出钱、又出技术、又出人力让高铁“走出去”是为哪般的问题,徐飞教授介绍了“TOD”即交通引导发展的重要思路。他说,通过高铁建设,拉动的是一个经济线,一个产业带,一个城市群,它的溢出效应、乘数效应是非常显著的。仅仅是就事论事,就高铁本身来说的话,到目前为止权威数据表明全世界有三条高铁是赚钱的,第一巴黎到里昂,第二日本东京到大阪,第三中国的京沪线。但必须跳出高铁谈高铁,从经济到金融,从金融到内政、外交再到国防,甚至到文化、文明,它的战略效应非常典型,非常显著。所以高铁不是一般的产品、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是具有公共利益的战略产品,不是一般的项目,是超级项目。

王义桅教授认为,基础设施最耗钱,人类在未来四十年基础设施的投入会超出过去的四千年,基础设施投入的缺口是几千亿元,中国通过“一带一路”,通过亚投行把热钱变成冷钱,变成基础设施的投入,让基础设施造福于广大民众。

↗王义桅教授谈“一带一路”

03/ 高铁再造中国,再造世界

徐飞教授认为,说高铁是21世纪唯一能够改变国际国内地缘政治的战略性的产业,中国高铁是受之无愧的。

王义桅教授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如果没有书同文、车同轨,中国大一统的地盘难说能够保留到现在;如果没有高铁,中国的国内发展一体化进展不会如此之快,这就是高铁再造中国。某种意义上,高铁也在再造世界。中国高铁是中国的标准,将来世界上的高铁标准就是中国标准,因为占有的市场越来越大,中国标准就变成世界标准。

↗骆新主持对话活动

04/ 中国的和平崛起

徐飞教授强调,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绝不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今日世界有市场规律,有国际通行规则。中国人不能够任性,也不可能任性。“一带一路”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务实、审慎,一方面看到形势非常好,但是另一方面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首先有热和冷两个素质,热指的是热心肠,指的是情怀,指的是梦想、追求、抱负、愿景、使命;冷是冷头脑,冷静、理智、平和、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王义桅教授亦强调,中国人讲的和平崛起是不挑战所谓的美国为代表的霸权,不挑战秩序,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实现。


↗人气满满的签售现场

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


    来源:搜狐网·世纪阅读2017年8月21日http://m.sohu.com/a/166315638_99953486?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责任编辑:外宣报道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