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二更视频】西南交大教师谈单身现象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9/12/05 11:11:54 点击数:

最近,一档综艺节目讨论了「大学要不要增设恋爱必修课」,恋爱到底是不是人生的必修选择成了关注焦点。

2018年,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心理学副教授高飞开了一堂恋爱选修课,爆红网络,受到学生们的追捧。很多学生甚至社会人士期待着从高飞那里学习一些技巧,好像恋爱是一组方程式,套用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实际上,高飞没有任何技巧,甚至有学生上了她的课反而分手了,「我想传达的是如何认识自己,不管是单身还是恋爱,首先别让自己别扭,这样才不会让别人别扭。没有规定说必须要进入爱情,单身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截止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已经超过两亿,越来越多的人不以单身为耻,反而享受这种自在。

在克里南伯格《单身社会》中分析了导致欧美国家单身人士增多的四大原因:一是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不需再依附家庭和男人;二是大规模的城市化,提供更便利的生活,如快递、外卖、家政等;三是通讯方式变革,社交网络发展,不用将情感寄托放在两性关系中;四是人类寿命延长,青春期、青年期也相应「延长」。

「这四点同样适用于中国社会,」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老师王斌分析,中国社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乡土观念土崩瓦解,传统婚恋观受到冲击和挑战。

尽管社会不断进步,但在择偶方面还是遵循一个「梯度」原则,即男性喜欢比较弱的女性,女性偏爱比较强的男性。

若将男女分为ABCD四个等级,A等级男性在择偶时多考虑BCD等级女性,B等级男性选择CD等级女性,以此类推,A等级的女性反而被「剩」下了。

王斌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有三分之一的26岁至35岁女性保持单身,这些女性通常有几个共同点:高学历、高收入、追求自我发展、择偶标准更高,这恰好应征了前面提到的四大原因之一——女性地位变化。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报告,早在2010年高校研究生20岁至29岁年龄组的女性学生就已超过了男性。

来源:二更视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g0MDQ1MA==&mid=2247516555&idx=1&sn=4aa10fea38dbf28d0e4663a03085a601&chksm=9ff29d26a8851430ed08c20d069588f92e8d307a40e406c88d65f60f0871042304eb9cd441f3&mpshare=1&scene=23&srcid=&sharer_sharetime=1575514384192&sharer_shareid=6afa84b9bcd485fd01564ac967a0a071#rd

作者:蒋晓雨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