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坐高铁和动车的经历,或许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乘车时,会时不时地感觉到列车欲行无力。原来,这就是高铁线路中的“无电区”,在高铁线路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这样一段区域,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是,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一个难题终于在西南交大李群湛教授和他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解决。
![](/__local/B/F9/13/D6D4976E2AC5B1C25E014B720DB_7C4385A0_174FE.jpg?e=.jpg)
![](/__local/E/10/8F/DCE3A9E097BB694F017BA2858AB_E121E220_D075.jpg?e=.jpg)
3月17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成都举行,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项目《新一代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技术发明类一等奖。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功攻破了“无电区”的难题,实现了列车的连续供电,故障的快速切除和现行技术的节能供电,表明了中国人首次占领了轨道牵引供电制高点。
![](/__local/F/56/DE/B0C01AD6ED97C36FDF7DBD5EC5D_71D5B24D_D60B.jpg?e=.jpg)
据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西南交大电气工程学院讲师郭锴介绍,项目团队在李群湛教授的带领下,走出从理论到技术到成套装备的自主创新的道路,该项成果已经在国内多条线路上成功应用,未来还将在青藏铁路、川藏铁路上进行运用。
![](/__local/2/69/59/6D642B83742A91914AE39E45D2C_C801CEC5_CB31.jpg?e=.jpg)
![](/__local/F/73/7A/55F4AC3C50540EF6E5E2597663D_65166867_112C8.jpg?e=.jpg)
据李群湛教授透露,目前的获奖项目只是团队研究计划中的第一步,项目团队还将实现第二步,呈现一个真正的中国制式,终结直流制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位,并且向全世界推荐出一个新的制式;第三步,建立新型常规轮轨车辆系统,新型直线电机轮轨车辆系统和新型短定子磁浮系统系统。
![](/__local/C/2F/72/D4865EC50CB9E2291AF2F20FFBD_3068CF24_B6B1.jpg?e=.jpg)
![](/__local/C/8D/3D/3C5BFAC3427C8C1C6DB78767A9B_A32CBCD2_E5FE.jpg?e=.jpg)
视频链接:https://fscgc.sctv.com/NewsMedia/2021/03/17/%E7%A7%91%E6%8A%80%E6%94%B9%E6%9C%80%E6%96%B0%E7%89%88_2021-03-17%2016_03_08.mp4
来源:四川观察 2021年3月17日
https://kscgc.sctv.com/sctv/redian/2021/03/17/1094949_shar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