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百年风雨,归来仍是少年。”由著名导演冯小宁担任导演和编剧的红色青春电影《永远是少年》,已于5月15日在全国院线上映。正值西南交通大学125周年校庆之日,5月16日下午,冯小宁携电影主创团队走进西南交通大学,与青年学生面对面交流。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主角之一的冯健行,以红军英烈、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1927届校友冯亮功为原型,而冯亮功正是冯小宁导演的爷爷。

报告会现场
影片讲述了上个世纪初,冯健行、文婷等五个青年学生,加入了初创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在时代潮流的变革和曲折的革命道路中,意气风发的他们对诺言的坚守,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忠贞选择。他们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他们用青年人独有的方式探寻新希望,他们更是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群像写照。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表示,影片具有生动真实的叙事描写、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一部视听俱佳、形神兼备的上乘之作。今年正好是西南交大建校125周年,王顺洪介绍,学校建校之始,就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一批批交大人始终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民族救亡图存的英勇抗争中、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历程中,传承弘扬“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披肝沥胆,一往无前,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冯亮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更是西南交大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的生动写照。

报告会现场
冯小宁介绍,这部电影自己构思有十多年,而真正拍摄这部电影的原因是因为它的故事感动了自己。他说,尽管剧中有部分人物,比如文婷烈士,虽然是虚构的,但在历史上是能够找到这样的原型的。“我很多年前曾经看到历史记载,一个富有家庭的女孩青春靓丽,用我在剧本中的台词说,‘半条南京路的绸布店都是你爸爸开的’。但是她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原来的中国为什么那么穷,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欺凌,”冯小宁表示,正是这批年轻人,也包括富家子女,他们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要把国家变成强国,“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能通过看这部电影,能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冯小宁说。

冯小宁导演介绍影片相关情况
为何取名“永远是少年”?冯小宁表示,这样的灵感源于自己现场观看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看着强大的现代化军队,从我们面前走过,我的视线越过他们看到前面不远处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我就感觉纪念碑上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我们的今天,上面也有我的爷爷。他们牺牲的时候,能想象今天的中国有多么强大吗?我相信他们能想象得到。”为此,在电影的片尾,也特别设计了呼应的环节:100年后,这些革命英烈走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看到如今繁荣昌盛的中国。“他们的生命和精神灵魂,应该永远定格在少年,所以我给电影取名《永远是少年》。”冯小宁说。
冯小宁是著名的第五代导演,他执导的《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举起手来》、《青藏线》、《超强台风》、《甲午大海战》等电影享誉国内外。
来源:红星新闻 2021年5月17日
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HxhArticles/202105/17/52bc0bb27450a92ed662d8d4751495ce.html?wxopenid=oBCTzjilypZaow-iAcYWnQ9bHh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