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成都日报:2011年中科院“新科院士”翟婉明成为科技创新十大人物候选人

来源:成都日报 日期:2011/12/26 09:30:56 点击数:

如何让列车多拉快跑又安全?针对这个问题的攻坚,2011年中科院“新科院士”、西南交大翟婉明,成为2011年科技创新十大人物候选人“最具影响力技术创新奖”的科研领军人。

  十年攻克科研难关

  他是铁路提速“保护神”

  眼下,列车高速过桥动态安全性,已成为我国提速铁路旧桥加固、高速铁路新桥设计中的重大问题,而此前的标准已不适用,翟婉明主持完成的列车过桥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与安全评估技术研究,满足了提速和高速铁路桥梁动力设计安全评估的重大需求,由此,翟婉明被业界誉为“铁路提速的保护神”。

  据了解,以翟婉明为组长的跨学科课题组,用了整整十年攻克了这一难题,在他的主持下,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列车——线路——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研制出具有自主产权的大型分析系统TTBSIM;提出了列车过桥动态安全评估方法。据介绍,这一新技术通过引入详细的车辆-轨道耦合模型,并考虑桥上轨道结构参振及桥头过渡段的影响,更好地描述了列车过桥动态行为。

  据介绍,翟婉明的模拟系统可以很好地演示、分析机车在铁路上的运行情况,提前发现问题。2003年,我国第五次铁路提速即将实施前,选定的某机车上路试验出现了横向振动异常剧烈的情况,若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到提速计划的实施。翟婉明等采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原理分析,不到一个月就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及相关参数,仅仅是调整了一系列参数就解决了大问题。

  揭示列车提速“并发症”

  提出配套强化改造技术

  记者了解到,针对提速列车通过线路接头、道岔等振动剧烈区段的安全隐患,翟婉明采用其理论揭示了列车提速导致线路动力性能恶化的机理,提出了配套强化改造技术,成功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既有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特别是与成都铁路局合作,使西南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路段行车速度普遍提高30%左右,累计改造曲线达1800公里,节省成本8.08亿元。

  在高速铁路工程中,他采用其匹配设计方法,完成了最大坡度高达34%的广深港高铁跨越珠江4种桥隧设计方案的高速行车安全评估,推荐出最佳方案;完成了我国第一条路基上高速无砟轨道试验段(遂渝铁路)新型无砟轨道设计参数优化和动态安全评估。 

来源:成都日报12月23日http://www.cdrb.com.cn/html/2011-12/23/content_1460746.htm

作者:缪琴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