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
“看不尽”的新区貌
构建好天府新区现代化的城市建筑形态
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抓起
对话: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博导沈中伟
作为国内建筑界的学术权威,沈中伟从专业角度畅谈了自己对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的观点和看法。
“产城融合”
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理解的‘产城融合’,就是要做到产、城协同发展——产、城之间能够更加良性地互动,让产业能够更好地依附城市,城市的功能也能更好地服务于产业。”沈中伟说,在以消耗资源和消耗能源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工厂污染高;因此,为了保证生活质量,传统的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是把“产”与“城”脱离开来。现在,随着工业文明的提高,高污染的产业项目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高能耗的产业项目也渐渐消失;各个城市、各个地区都在发展更加环保的新兴产业,产业与人居的结合更为密切。在这种现状下,能不能把产业发展和我们的城市发展充分地结合起来?“产城融合”这个概念就被提出来了。“目前,成都着力发展商务、总部经济、高端产业、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等,产业形态发生了急剧变化,天府新区提出‘产城融合’的概念,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里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是产业和人口,‘产城融合’首要的是将产业和人口(生产以及生活)融合起来。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的载体,这不是简单结合,而是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响。”沈中伟说,在产城融合的过程中,把“城”作为一个复合式的社区来进行考量,加入相关的城市功能内容,例如各种文化设施、娱乐设施、生活设施,城市的品质和效率会大大提升,“‘产城融合’不只是产业和人口的问题,还包含了全面发展。”
搭好理想的城市骨架
做好宏观层面的工作
“天府新区要构建现代化的城市形态,我想首先要搭建好理想的城市骨架,只有完备的城市功能于理想的城市结构之中,才有可能给城市的社区单元细胞提供依托的理想载体,才能真正实现业态好、生态美、文态展、形态新的有机结合,成为一座‘大美之城’,现代化的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的宏观层面保证。”沈中伟表示。
他介绍道,城市骨架的规划设计,主要要处理城市中的区域关系、形态关系、空间关系和功能关系,要能解决城市形态、城市色彩、城市尺度等宏观问题,同时又能对街道尺度、环境景观、文化设施等微观问题进行指导。他认为,构建现代化的城市形态,前提是要构建好现代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天府新区建设中,我们要坚持把‘产城融合’作为城市规划的主导理念,推行产业复合、规模适当、职住平衡、服务配套的空间组织方式,让市民能够在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中实现就近就业、购物和休闲。”
抓好建筑的体形色
构建现代化的城市建筑形态
沈中伟告诉记者,从微观层面讲,建筑的有序组合成为街道与街区,街道与街区的有序组合成为城市,建筑既是城市产业、生活、工作的载体,也是城市功能与形象的最重要的组成要素。无数的建筑容纳了城市的生产与生活,也构成了城市的形象,构筑好现代化的建筑形态是实现现代化城市形态最重要的保证。反之,杂乱无章、设计品质低下的建筑构成的街道街区,不可能构筑出优美的城市形态。因此,要保证现代化的优美的城市形态,实现“构建现代化的城市形态,还要构建好现代化的城市建筑形态”,必须要从城市建筑形态这个相对微观的层面抓起,把握好体积、形状、色彩三个基本要素,保证材料、细部、尺度这些建筑品质构成,并进行严格的设计管理;还要把握好重要街道、节点、边界的城市综合景观。与此同时,还要加强高水平的城市设计这个中观层面的引导与管理,让高水平的个体融于美的群体及整体之中。
“城市的轮廓、街道的尺度、完备的设施,是城市形象的直接显现。只有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分层把握,才能保证高水平的城市建设,形成高品质的城市空间,才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让人们在‘宜人之城’中享‘人居之乐’。”沈中伟最后说。
来源:成都日报12月9日http://www.cdrb.com.cn/html/2011-12/09/content_14488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