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中国青年报:成都:机动车限行是否治堵良策?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期:2012/03/31 15:29:07 点击数:

又一个城市加入了机动车限行的行列。

3月29日下午,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说,为保障城区二环路改造工程顺利施工,成都市将从4月26日起,在二环路全线和7条主干道实施为期约15个月的汽车尾号限行措施。成都因此成为继北京、长春、兰州、南昌、杭州、贵阳等城市之后,又一个采取限行政策来治理交通拥堵的城市。

不过,以“治堵”为目标指向的限行措施,却遭遇了大量反对的声音。在交通拥堵成为城市通病的当下,限行究竟是否治堵良策?

    限行治堵,牵动民众敏感神经

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地处西南的成都市,汽车保有量将在本月底突破200万辆,仅次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与此同时,交通拥堵正在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以至于有人把这座休闲城市戏称为“成堵”,调侃其拥挤的道路交通。

 治堵,牵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3月29日上午10点多,名为“微成都”的微博账号先后在新浪、腾讯微博上发布“独家”消息,称成都将尾号限行15个月,还介绍了详细的限行时段、街道和尾号限行办法。消息随后被大量转发,有市民把微博内容编成短信,群发给朋友。由于微博并未注明消息来源,有人怀疑:“肯定是假新闻”。

 消息在当天下午5点多得到证实。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成都市建委、交管局、公交公司的负责人向媒体证实了网络上流传的限行消息。

 发布会称,按照“交通先行”的城市发展战略,成都市将对长达28.4公里的二环路实施改造工程。工程将于2013年7月底完工。其间,成都市将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

 根据限行方案,从2012年4月26日至2013年7月30日,在城区二环路全线及7条放射性主干道,在特定时段实施尾号限行措施,每天限行两个尾号,平均每车每周限行1天。但公交车、出租车、通勤车、校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及特种车辆不受限制。

    我国大城市应向“公交城市”转型

 限行措施在国内并不少见。2007年8月,北京开始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成为国内第一个采取尾号限行办法来治理交通拥堵的城市。此后,南昌、兰州、长春、杭州、贵阳等城市先后实施尾号限行。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交通工程系副主任杨飞说,交通拥堵正在成为城市通病,以限行的方式来治堵,在短期内会有明显效果,其政策具有合理性。

 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采取尾号限行措施后,周一到周五,将分别有21.75%、21.95%、21.38%、14.11%、20.81%的汽车不能进入限行区域。这被认为是限行后减少车流量的理论值。

 根据从2010年7月实施限行的兰州市的实践,限行后理论上每天可以减少20%以上的机动车行驶数量,实际上能减少10%~15%。“但这也大大减轻了城区的拥堵压力。”当地一位官员表示。

 不过,从长远看,这个办法“有问题”。杨飞说,有的家庭会考虑买第二辆车,以此规避限行带来的麻烦。

 有报道称,兰州市实施机动车限行后,机动车数量不降反升。兰州市政协委员郝西琴认为,“限行令”堵不住富裕家庭和公车,“富裕家庭可以再增加车辆,公车可以办理通行证,限行其实对他们并没有多大影响”。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行政法学专家周伟认为,当今交通拥堵,有历史欠账的因素。“过去公共交通的供给不足,导致买私家车的增多,这笔历史欠账得慢慢还。”周伟说。

 这笔欠账怎么还?杨飞表示,限行只是无奈之举,非长久之策,就像对病入膏肓的病人开刀做手术。长远的出路在于,建设一个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

 他注意到,像纽约、芝加哥这样的国外大城市,并没有采取限行措施,交通也没有国内一些大城市那么拥堵,那是因为人们常常宁可选择便捷的公共交通,而不愿意开车。

 “中国的大城市应向‘公交城市’转型,否则‘治堵’没有出路。”杨飞说。

    政府少了跟民众充分沟通的程序

 今年以来,成都市委、市政府立下了“交通先行”的城市发展战略,试图构建一个通畅、快捷的城市交通系统。尾号限行措施是在此背景下推出的,目标指向很明确,那就是“治堵”。不过,民意似乎并不领情。

截至记者发稿时,腾讯大成网针对成都尾号限行政策的一项调查显示,有76%的参与者表达了反对意见,有19%的人表示支持,其余5%表示不关心。在另一项针对“现在成都的交通如何”的调查中,有63%的表示“非常拥堵”。

网友“取消_溪畔晶灵”在微博上说:“成都的公共交通本来就很差。地铁只有一条线,公交车运力完全跟不上,出租车又很难打,大家出行就会很难。虽然尾号限行了,但是开车出行的还是会开车,只不过是从一条线堵成了很多条线。”

 “治堵”是好事,为何还有这么多骂声?周伟认为,政府少了一个跟民众充分沟通的程序。

 “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应该有一个宣传、沟通和听证的程序,应该有一个‘空白期’,让民众知晓、理解,让社会接受政府的决策。但成都市没有给民众充分的时间,也没有就限行举行听证会,政府决策程序不民主、不科学。”周伟说,“治堵是好事,我可以接受你的内容,但我不能接受你的程序。”

他提醒,政府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不要认为自己的决策就能代表老百姓的想法。

来源:中国青年报3月30日http://zqb.cyol.com/html/2012-03/30/nw.D110000zgqnb_20120330_3-05.htm# 

作者:王鑫昕 甘球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