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中国科学报:在边缘中寻找自身定位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日期:2012/06/04 09:06:57 点击数:
大学科技园介于政府、大学和企业三者之间,但其身份又显得边缘化。图为北航科技园效果图。“我和我仅有的理想,走在寻找的路上。有时清醒,有时迷茫,但愿别失去方向。”我国部分大学科技园正如《三分之一理想》的歌词一般,是活跃在政府、大学和企业三者之间,游刃于成果、转化和效益之中,一直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方向,而与科技园密切相关的大学科技处,也率先在科技体制改革中逐步发生变革。
 
华中数控开发出的五轴连动数控机床,打破了西方技术的封锁,使我国的机床制造技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华中数控也成为国内最大的数控机床生产基地。这项技术,当初只是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教研室的一项研究成果。
 
仅仅两年时间,四川城际轨道公司就实现了高速列车转向架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目前,其已向长春轨道客车供应10735根转向架铝合金推杆,并已在CRH5动车组上安全运行。这一切,起始于西南交大材料学院高速列车关键材料及零部件可靠性研究。
 
看起来,这些无非是产学研合作案例中的九牛一毛;然而不同的是,他们背后都有一个重要的推手——大学科技园。
 
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秘书长、北航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李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前,刚刚接到了四川广元科技局的电话,对方希望能够与北航科技园进行企业和项目对接,以此来带动当地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以前科技园是产学研合作的外围参与者,现在我们是核心推动者。”李军说。这个转变过程,也是大学科技园不断探索解决成果、转化和效益三者之间的问题,推进成果落地并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
 
与此同时,大学的科技处,也率先在科技体制改革中逐步发生变革。
 
改革如何做到位
 
“前几年,大学科技园很艰难,产学研合作受制于体制,爹不亲娘不爱,靠着做物业做服务,挣房租过日子。”回忆起多年大学科技园从业经历,李军至今还感到有些无奈。尽管他对于这种介于政府、大学和企业三者之间的角色感到游刃有余,但是对于大学科技园边缘化的身份却感到郁闷。
 
像他这样的大学科技园管理者,聚在一起曾戏谑地称自己是“第三类人”。大学的责任依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高校产业又是社会服务中最边缘化的。
 
截至2011年底,北航科技园内依托北航科技成果创办的企业达53家。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并不如何显著,但是大学科技园在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却不容忽视。2011年,北航科技园200多家企业的总收入为60多亿元,3年后,这个数字将超过300亿元。
 
一些大学科技园,使大学“名利双收”。前不久,科技部、教育部对8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绩效评价,评出A类大学科技园17家,北航科技园位居其中。
 
这个成绩主要得益于北航的科技体制改革。2010年,北航进行了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撤销原科技研发处,成立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与大学科技园两块牌子、一个实体,共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了从项目的筛选、中试、孵化到公司化运作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通过采用研发专职化、管理职业化手段,理顺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
 
而在西南交通大学里,科研成果的源头科技处和负责成果转化的科技园,由一个校领导统一管理,打通部门的壁垒,防止出现“两张皮”,真正实现无缝对接。科研处不断将立项信息、成果鉴定信息输送给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掌握科研成果全面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市场调研,考察科研团队,筛选出适合孵化的项目、团队,在科技园注册公司。
 
四川城际轨道公司就是这一模式的产物。2009年,在西南交大材料学院戴光泽教授的团队正承担着铁道部、科技部国家支撑计划项目——高速列车关键材料及零部件可靠性研究的时候,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却陷入一场危机。
 
由于欧债危机,长客公司国外铝合金推杆供应商突然倒闭,导致急需装车的关键零部件供应断货,80列动车组眼看着无法及时交付。两者在技术输出和产品需求中找到了结合点,2010年初,戴光泽教授团队进驻西南交大科技园,注册成立四川城际轨道交通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经过近一年前期大量艰苦的实验验证工作,企业研发团队终于取得关键性成果——采用国产化材料和工艺替代进口铝合金推杆。目前,除了给长客供应转向架铝合金推杆外,第二个关键零部件——主机厂急需的铝合金牵引梁已试制完成,准备首检试产供货;第三个关键零部件——板弹簧试制已接近尾声。
 
园区如何高质化
 
高校相比其他科研机构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校园内众多学科进行优化组合,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科技创新的优势,因此高校在交叉学科的研究上具有优势。大学科技园则在交叉学科上寻找研究方向,这样,将可能促成新兴产业的诞生。
 
而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正是《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对大学科技园明确提出的任务。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北省科学学与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钟书华认为,大学科技园要跟踪大学在新兴产业技术研究方面的动态。“老师的研究并不会刻意考虑新兴产业,更多关注点在申报国家课题或者研究兴趣,因此,大学科技园要主动联系,主动熟悉,一个系一个系,一个博导一个博导地跟踪,了解哪些是新兴产业的研究方向,跟踪那些有转化潜力的项目。”
 
北京智明星通科技有限公司是北航科技园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该公司创始人唐彬森为北航2008届硕士毕业生。在北航科技园种子基金的支持下,唐彬森与4个本科同学成立公司。经过4年的发展,智明星通已成为产值过亿、全球拥有4个子公司、员工近400人的社交游戏以及互联网产品发行商,目前位居全球第五、亚洲第一,目标是成为互联网领域的“中国华为”。
 
如同高新区在积极打造产业集群一样,大学科技园经过了前期较为粗放式的发展,未来,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科技园,将不断腾笼换鸟,依托大学的优势学科,重点孵化和培育优势产业,做产业集群的背后推手。
 
在2006年,西安交通大学就提出,利用交大优势学科积累的科研成果,以园区骨干企业为基础,重点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形成大型电力设备、生物医药技术等几个优势产业集群。
 
李军认为,大学科技园未来的发展,除了深化成果转化和项目服务,深化服务同样重要。如今,“孵化+创投”的模式已经为大学科技园所普遍认同,因此,北航科技园希望未来能够成立真正的创投基金,加强对优秀项目的早期支持。
 
与此同时,在清华科技园模式复制的成功经验之下,“十二五”期间,大学科技园将会把成功的管理经验,以及背后的技术、产学研合作模式等逐步向全国推广复制,更好地与地方经济相结合。
 
科技部还提出,A类大学科技园与新升级的32家国家级高新区进行对接,通过建立园中园等方式,在土地集约化使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有所示范。
 
大学成果如何更贴近市场
 
高校、院所的成果束之高阁,早已饱受社会诟病。
 
在李军看来,即便是“像北航这样的高校,一年重点项目也就两三个,很多技术实际上转化不了”。
 
江西省科学院原院长黄亲国在《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研究》一书中就提出:“大学技术的可靠性差、开发周期过长,且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因而使企业很难获得直接的技术支持。”
 
当时,黄亲国在走访清华大学科技园、浙江大学科技园、东北大学科技园等实力比较强的大学科技园后发现,“真正自主创新的成果,尤其是由大学自主研发的原创性成果还是为数不多,难以满足大学科技园发展的需求”。
 
对此,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北省科学学与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钟书华深有体会。一些理工科教授的发明,令人啼笑皆非。
 
钟书华曾有个同事,发明了一个多功能削笔刀,有两个水壶那么大,既可以当文具盒,也可以当玩具,但拿到企业去转化时,却没有一个企业愿意接手。“不了解市场需求,不考虑性价比,不考虑产品设计等,大学老师凭偏好和兴趣进行研究,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钟书华说。
 
钟书华认为,大学科技园应积极跟踪依托大学每年所产生的重点项目,推动相关技术和产业知识的消化,明确产业方向、技术点、投资方向以及所应用行业,由此才能找到最合适的、能够带来市场和管理的投资者,实现嫁接。
 
事实上,一个项目一旦切中市场要害,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华中数控就是最好的例子。其最为突出的成绩还不只是经济效益,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大学科技园和华中数控三位一体,打造了行业老大的同时,机械学院因此走出了4位院士和大量中青年人才。
 
因此,大学科技园平衡研究与市场的作用至关重要。与此同时,通过大学科技园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功能配合,能够形成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链条:科技成果——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场竞争主体。
 
来源:《中国科学报》(6月2日B1园区周刊)  西南交通大学宣传部宣传科供稿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6/258853.shtm?id=258853
 
 

作者:周熙檀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