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Springer Nature联合发布了重大发现——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最高1.4拍电子伏伽马光子(拍=千万亿),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 “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

当天,记者从西南交通大学了解到,西南交通大学有20多人参与LHAASO国际合作组,是除高能物理研究所外参与人数最多的单位。那么在LHAASO项目中西南交通大学承担了哪些工作?
据介绍,西南交通大学从1989年开始就参与西藏羊八井宇宙线观测实验,是LHAASO 项目建设的核心单位之一。该校承担了WFCTA激光标定和大气监测系统的建设任务,完成了3套激光标定系统的远程控制运行设计,编写并不断完善值班人员远程运行该系统手册。该系统于2020年10月份成功运行,实现了对LHAASO-WFCTA的绝对标定和大气监测,填补了国际上在海拔4400米运用激光光束标定宇宙线探测器的空白。


西南交通大学祝凤荣副教授
除此之外,在原初粒子诱发的簇射粒子中,部分缪子穿透土层被谬子探测器捕捉到;部分带电粒子被电磁粒子探测器记录。而这两种探测器是本次LHAASO项目重要成果的记录者,西南交通大学参与了其中的设计研制、安装运行、性能测试等工作,而且LHAASO缪子探测器的负责人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孙秦宁
雷暴是高海拔区域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雷暴期间还常伴随灾害性的闪电、大风和暴雨等。西南交大负责LHAASO观测站大气电场仪的安装与运行,通过雷暴天气的监测,对雷电活动进行预警,为LHAASO实验的安全建设和正常运行提供保障。进入大气层的宇宙线次级带电粒子在穿过雷暴云的过程中,受到雷暴电场的加速或减速作用,到达探测器时其能量、时间和位置等信息将发生改变。宇宙线与雷暴活动的关联就成了宇宙线物理与大气物理交叉学科中的研究热点。依托LHAASO观测站,西南交大通过模拟和数据分析,深入开展雷暴电场对宇宙线影响的研究,保障LHAASO科学成果的可靠性。该研究内容对拓展LHAASO实验的研究领域和范围也将具有积极的科学意义。
来源:成都人民广播电台 2021年5月17日
http://www.cdbs.com.cn/shownews.html?catid=9&id=205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