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成都商报:“联合国”学修路

来源:成都商报 日期:2012/09/18 11:36:19 点击数:

身负重任

  因为本国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他们来到中国进一步学习道路工程。

  目的明确

  学成归国后要么当老师,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要么参与到道路建设中

  西南交大有个最牛实验室,200多个学生中,有40多个都是老外,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越南、贝宁、尼泊尔……他们来自20个国家,俨然一个小小的“联合国”。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探访了西南交通大学道路工程四川重点实验室。

  用英语交流,少数能讲汉语

  西南交大道路工程四川重点实验室几个下属实验室坐落在九里堤校区东门。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道路材料实验室见到了一群正在进行路面沥青实验的留学生,他们身着蓝色工作服,戴着安全手套,围在中国老师身边,聚精会神研究着沥青模型。

  “整个道路工程实验室集中了40多名外国留学生。”该实验室主任邱延峻说,这里是西南交大外国留学生最多的一个实验室,也是全省重点实验室中外国留学生最多,国际化程度最高的。

  这些留学生来自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越南、贝宁、尼泊尔、乌干达、赞比亚、埃塞俄比亚、巴布内亚新几内亚、柬埔寨、赤道几内亚、几内亚、苏丹、牙买加、也门、博茨瓦纳、叙利亚、毛利塔利亚、斐济、伊拉克等20个国家。肤色虽不同,但大家都用英语交流,少数能讲汉语。

  学成归国当老师或工程师

  40多名留学生中,记者与其中20多名进行了交流。留学之前,他们大多数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为本国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他们来到中国进一步学习道路工程。他们目的明确,学成归国后,要么当老师,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要么当工程师,参与到建设中。

  “在乌干达我是一名讲师,是教授土木工程的,但是没有具体的道路桥梁方向专业,所以我来到了交大。”来自乌干达Kyambogo大学的讲师Harriet说,她回国之后将是道路工程桥梁隧道方面的首批专家

  来自贝宁的26岁小伙子Bayane曾在贝宁一所大学工作了三年,他说:“我喜欢道路与铁路工程这个专业,另外贝宁正在建设连接邻国尼日尔的铁路和公路,我以后也想参与到运营和管理中。”记者了解到,一半以上的洋学生为攻读硕士学位,少数攻读博士学位。

  故 事

  33岁博士生带着妻儿求学

  “他们学习都很刻苦,我带的六个外国博士、硕士研究生中,每天要与沥青、水泥和泥土打交道,有的泡在实验室的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邱延峻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巴基斯坦博士Arshad。

  Arshad今年33岁,2009年来到西南交大,来蓉前是巴基斯坦国家科技大学的一名助教,“巴基斯坦与周边很多国家接壤,需要建设公路和铁路,所以我来到了这里。”Arshad说。

  为了不与家人分离,Arshad把妻子和一双儿女也带到了成都。他早出晚归,学习刻苦,仅2010年就发表了10篇论文。“有一次放长假,还被锁在了实验室里面。”Arshad说,博士生学习即将结束,他将带着家人返回巴基斯坦,继续教师生涯。

来源:成都商报9月18日http://e.chengdu.cn/html/2012-09/18/content_349269.htm

作者:张舒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