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天府早报:天书?是符号小说!

来源:天府早报 日期:2012/10/25 08:51:15 点击数:

昨日下午,知名艺术家徐冰来到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出席“徐冰文献纪录片映展”的开幕仪式,展览上展出了徐冰前不久出版的《地书》这是一部没有一个汉字的“小说”,徐冰把符号学的元素带入文学中,讲述了白领一天的生活。

用表情符号记录“白领”生活

据展览策展方西南交大教授、著名艺术家舒群介绍,此纪录片是徐冰对30年从艺的经历梳理,其中包括他的访谈片段以及创作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展览上,人们不仅会看到徐冰最新的影像作品以及徐冰开发的对话软件,还会有一款关于“地书”的iPad应用。

从20多年前的“天书”到如今的“地书”,徐冰的探索总是和语言有关,昨日的展览上,还展出了一幅徐冰用“英文方块字”书写的知名女诗人翟永明的诗,徐冰形容“英文方块字”是一种表里不一、戴着面具的文字表面看是中文,但里面却和中文没关系,“这和天书不同,天书里的那些字很像汉字,却完全没有内容的。”

如果说“天书”是人人都读不懂的文字,那么徐冰的“地书”就好理解得多。徐冰不久前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地书》,用200多页的表情符号表现了一个城市白领一天内的生活。“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小说通常都是要描述奇特的故事情节,但它描述的是非常概念化、符号化的情节,使用的语言也是一种超越地域语言的、标准化的公用符号。”

象形性是最值得依赖的形式

徐冰从10年前开始收集这些符号,如今收集了多少?他说,成千上万的符号,却没办法统计清楚,“符号这个领域,是一个生命力很强盛的领域,我8年前就开始写这本书,也有人告诉我8年前是写不出这种东西的,因为当时使用的公用符号还没有那么丰富。”

徐冰说,“地书”所使用的符号,本身就在不断生长,所以“难以界定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在徐冰看来,“地书”也暗示了未来的一种阅读趋势和沟通的可能性,“年轻人在网络上制造"火星文",也是在寻找一种直观的、有意思的、不受传统语言限制的沟通方式。”

徐冰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地书》比起现有的文字,也有缺陷,而这样一种缺陷,则来自于人类还没有阅读符号文字的经验。但昨日现场的一些观众,似乎并不认为阅读起来有困难。对此,徐冰说:“这是一个新一轮的象形文字的时期,因为地球村的概念,让我们一定要找到一种超越传统语言沟通的方式,象形性是最值得依赖的形式。有人曾对我说,"到国外,看着符号就有一种安全感",这个经验就很有意思,这种象形性在沟通上能够生效,是基于人类普遍的生理经验。”

来源:天府早报10月22日15版http://morning.scol.com.cn/new/html/tfzb/20121022/tfzb625209.html

作者:段祯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