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第三个周末,成都簇桥附近的一个农家乐里,80多岁的李问学和丈夫陈志昆鸟参加了退休老同事组织的茶话会,他们特别兴奋地送出了几本两人合写的个人家庭传记《岁月留痕》。
如今,有不少年逾古稀的“70后”、“80后”,正热衷于为自己这一生奋笔疾书,他们或自己执笔或请人代笔,用“家书自传”的形式来见证时代,记录历史。
记录
普通人也有动人乐章:
36份“两地书”里的爱情
这是一本有360页的大16开本彩色文集。“我们也不知道取个什么书名,就叫了《岁月留痕》,反正就是要把自己一生的重要事情记录下来。”李问学说。
40多年前,李问学和陈志鹍就住在成都红牌楼附近,租农户的草屋为家。两个原本成绩优秀的好学生,毕业后教书育人的夫妻,因为种种原因,妻子进入工厂三班倒,丈夫做起游走的剃头匠。
《岁月留痕》里,最为珍贵的是36份“两地书”。这是发生在1960年代初的一曲哀婉缠绵的恋歌。他在风沙迷茫的塞外新疆戈壁滩,她在天府之国锦绣芙蓉城,全凭鸿雁传书,交流信息,探讨人生。第一封书信开始于1962年10月15日,读罢几篇之后,才发现这两个人开始通信时并没有见过面,只是经人介绍成为朋友,并发展为恋人。一年后,他们结婚,又分开,仍是两地相思。此外,书信中还有二人创作的小说、诗歌文稿。“那是一个电话都不容易打的年代,红着脸,读那些父母的相思文字,真是难以形容的感觉。”儿子知道父母要把“家庭史料”成书时说。
陈志鹍是个有心的人。书中有这样一段:“我1978年应邀聘到省建设厅子弟中学任高中毕业文科班语文老师,每周8课时,总计在该校授课320课时。其间,学校曾购得一台匈牙利出口来的新式电视机,该机使用说明全属英语所写,他们看不懂,无法使用,便叫我翻译成中文。(现将原说明书同当时译文抄件附上,以供考核。)”
这一段文字,勾勒出一位严谨认真的师长形象,而当时的老师上多少堂课,学校使用怎样的教学设备这样的信息也跃然纸上。如今陈李二人都已年过8旬,一个从工厂退休,一个从学校退休,但两个人没闲下来,都加入了补习老师的行列。晚年生活的充实,让他们生出“立传”的想法。陈志鹍说:“本书并非为茶楼、酒肆的闲聊佐料,也绝不是仅凭自我想象、内心发泄的杜撰,我们想记录的是悲欢离合的人生,普通人也有抑扬顿挫的生命乐章。”
李问学夫妻的自传每册耗资百余元,印数虽然不多,却为自己的人生完成了最丰富的一本作业。
小人物见证大历史:
承包书店“吃螃蟹”
80岁时,史宗辉决定请人给自己写一本书,从小生活在长江边的他给书取名《望逝水东流》。这位老人幸运地踩到了中国当代历史的节拍点上,他的个人经历见证了国家的发展。
这是一本足足200页的传记。前言内容颇为大气:我们的主人翁一生中有两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奠定了个人命运的基本方向,另一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调任地区新华书店,从此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有了施展个人抱负的舞台。
1949年,16岁的史宗辉投笔从戎,离开家乡,加入革命军营,开始了独自的人生航程。多年后,当他回到家乡时,年迈的父亲还守着一个贫寒的家庭。“我依然要弯下腰,和父亲一起拉起谋生的煤车。一边过着普通家庭的生活,一边作为基层干部加入到城市发展的各种节奏中。”书中的故事说不上太多激变,但真实地记录着长江边上,当时的四川万县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史。
1995年夏天,四川省新华书店向史宗辉颁发了上一年度的承包奖6000元,这是对他在经济改革大潮中作出贡献的嘉奖,当时,这样的奖励只给予在新华书店改革中首批“吃螃蟹的人”。“史宗辉的个人历史及其家庭的变化,与这个城市的变迁有机地重叠着,是相互的背景,又是互动的解读。”该书作者张春晖说。
《七十年沧桑》的作者是开江中学的朱宏钧。他的自传从家乡开江县城开始:一条长三里三的主街贯通东西,南北两街仅4米宽,是地地道道的小县城。1938年12月,一场大火把主街上十几家街坊铺面焚烧一烬,后来建起的是一排称为“火烧坝”的低矮草房。从家境贫寒到成为县城中学的老师,朱宏钧似乎一直是县城的旁观者,他把县城的种种往事,不经意间留在了纸上。
传承
晚辈帮忙完成心愿
如果不是后辈帮忙,李问学这个只会在电脑上玩玩最简单游戏、看看网上新闻的老人是出不了书的。不过,幸好“儿孙们觉得这件事情有意思,可以充实晚年生活,也不反对我们去折腾。”
老年人有很多过往的回忆,但成文成书却又是另一回事了。出《岁月留痕》花了6000多元,只印制了50本,这还是学生帮忙打字、编辑、电脑制作,拿到自家开的快印店帮忙印制才完成的。如果没有这群晚辈的支持,“我就只能把那些纸片、书信、发黄的照片留下来,但很不容易保存。”李问学说。
多年在四川、重庆从事新闻工作的范朗本来觉得“平平凡凡的一生,不值得写什么回忆录”,但子女和亲友都认为他应该编写这么一本书,让他们更多了解过去,更好地瞻望未来。他想也对,于是利用照顾病中老伴的间隙,断断续续编写了自己的图文集《过客留痕》。15岁的外孙女特意写了一篇《我的外公》附录在后,说这是他“留给后辈的一个最好的纪念和最珍贵的礼物”。
西南交大有一位朱铃教授,他的女儿朱蔚多年前就提议出一本“自传”。今年终于成书之际,女儿自然成为主要的把关者。由于童年时代没有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女儿朱蔚对童年时的东西也特别在意。她发现,书中父亲抱着自己的一张照片有些问题。经过几次“家庭会商”,差错被认定为,第一版中的照片父亲抱着的是亲戚家孩子。为了弥补这个“刊误”,家庭会议决定印制第二版,换上父亲和女儿的照片。书成后,朱蔚高兴地说:“终于完成了我们家记载、感恩、传承”的心愿。
在朱蔚看来,真实可感的历史,无外乎这些个体生命的偶然与琐碎细节。在家庭团聚的饭桌上,老人的唠叨未必能打动儿孙的关注,但成就了“著作”之后,他们的平凡人生白纸黑字地留了下来,不但能留给后代,甚至可以跻身书店,接受审阅,与民共享。
代人“立传”成文化项目
为普通人代写家书自传,已经悄然成为文化项目。家书自传正在成为送亲朋的礼品以及家庭的传承物。
普通老人青睐撰写回忆录,为文化领域开辟了富有潜力的“银发市场”。成都已经出现了为老人提供访谈、编写、印制回忆录全套服务的专业公司。
西南交大中文系的女孩胡溪就在做这样的事情。她自己成立了一个叫“丁老头”的小社团,大二那年的暑假,她到成都的养老院看望老人,听了很多故事,受此启发,她希望把那些有趣的故事记录下来。代人写作、“出版”这样的回忆录成为胡溪的创业策划。父母给了胡溪3万元钱支持她。父母的投资很快得到回报,当年学校的“创业比赛”中,制作回忆录设计获得第一名。
当然,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并不是所有老人都信任我们这些孩子,聊天聊到有感情了,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要他们讲出故事也不容易,最重要的是能理解老人们的话语体系。”学校的退休教授杨华琨给了她第一个机会,为了赶上创业比赛,她和同学们熬了半个月的夜:先去杨老家聊天找感觉,然后列出回忆录的写作提纲,然后是采访,正式的采访一共是7次。接下来还有整理文字、录音、寻找合适的照片等环节。当然,所有的文字图片都需要杨老师认可,最后才是到快印店制作成书。
两年多时间里,胡溪利用课余时间已经为3位老人制作了回忆录。虽然还没有一本正式出版的作品,但她的创业模式很快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今年上半年,著名企业家陈光标的公司找到胡溪,希望帮老板的父母制作回忆录,并且答应提供此后的“创业基金”10万元。胡溪很快收到陈光标的订金,陈氏父母的回忆录已经完成了采访,进入编辑制作阶段。今年秋天,胡溪手上已经接到另外4张订单。
作为写手,如何帮传记提炼精髓也很关键。老人们琐碎的叙述,往往是历史和现实留下的有意思的线索。“普通人的传记如何超越一家一户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此。”张春晖说。
【链接】
回忆录制作流程
制作一本个人回忆录有以下流程:
第一步:聊天,与老人聊天是营造气氛,帮助他们回忆和讲述故事的开始,关键把生平的经历找到有序的线索。
第二步:寻找资料。查阅各类相关资料,收集相关信息。列出采访提纲,看看老人是否同意要提及的事件、人物。
第三步:采访。可能需要反复很多次。录音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可能有些事情老人再也回忆不起来。
第四步:编辑制作,这是最头痛的阶段,老人会对内容和文字做修改,有时修改量会很大,甚至推倒重来。
第五步:不需要正式出版的回忆录,印制过程相对简单。目前,街头的快印店都能完成。
①几位老人的回忆录。 本报记者 黄里 摄
②朱铃自传中,第二版换上的父女图。
③史光辉与妻子。
④史光辉自传中,与父亲兄弟的老照片。
⑤史光辉自传中的老照片。
⑥胡溪与朱铃商量传记的修改。
⑦范朗《过客留痕》的封面。
来源:《四川日报》 11月29日13版1111月29日13版http://sichuandaily.scol.com.cn/2013/11/29/20131129608504022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