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发展史,也等同于一段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百年征程。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公布了国内首个高校国际化水平排行榜。榜单上罗列的串串数字,也许能够引发我们一番思考。
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而言,“国际化”是一个不能再熟悉的词汇。
事实上,在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最早的几所现代高校主要便是由一批留学欧美的教育人士所创立的。从这个角度说,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发展史,也等同于一段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百年征程。然而百余年时间已逝,在这段征程上前行的高校中,究竟谁的步子迈得最大,前行得最远呢?
我们已经度过“发动阶段”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公布了国内首个高校国际化水平排行榜。据了解,此次榜单由西南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花费近3年时间研究完成。课题组选取了目前教育部直属的75所高校,相关数据均采自教育部和各直属高校的公开信息。
“此次排行榜共设有10 个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指标体系强调了大学国际化主要内容,即教育理念国际化、课程与教学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师资和学生国际化、大学管理国际化的同时,还注重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校园国际化建设、国际显示度等体现高校国际化要旨和水平的重要要素,这是该排行榜指标体系的特色。”在发布会现场,该项目负责人、西南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闫月勤如是说。
在具体的排名方面,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不出意料地排名前两位,复旦大学与浙江大学分列三、四名。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则位于榜单的最后。
“由于是首次进行排行榜的研究,我们的指标体系肯定会存在需要完善之处,但我们依然能以此大体评判出国内高校国际化的程度和水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闫月勤表示,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国内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内高校的国际化水平整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近些年,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昌贵也一直在关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问题。在他看来,目前国内高校的国际化工作已经度过了“发动阶段”,开始进入平稳发展时期。
“对于国际化而言,我们也历经了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陈昌贵说,曾经的一段时期,国内对于国际化是存有一定的顾虑的,强烈的意识形态特质也阻碍了中外高校在高教领域的合作。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各界对于国际化的认识趋于一致。“到今天,国际化已经被提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些地方院校,甚至高职院校都已经喊出了国际化的口号。对于国内高等教育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不均衡”顽疾犹在
在肯定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直面一些“老问题”。
比如,纵观此次公布的排行榜,排名靠前者几乎全部是东部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整体排名不佳。在排名前20的高校中,只有位列第20名的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西部高校,加上位于中部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总数量也不过3所,且还全部未能进入前15名。
“应该说,目前国内高校整体的国际化发展还很不平衡,区位条件和行业属性对高校的影响很大。”闫月勤说。
对此,曾有学者向记者表示,制约西部高校国际化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钱,二是人。
“进行国际化交流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目前中西部高校在这方面显然无法和东部地区的高校相提并论;至于‘人’的方面,高校的国际化既需要领导层具有开阔的视野,也需要外部广阔的人脉。在这两方面,西部高校都具有明显的缺陷。”该学者表示。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现象是比较可喜的,比如某些高校国际化特色已经开始显现。
在发布总榜单的同时,该课题组还同时发布了包括来华留学生数量、中外合作办学情况等在内的6个分榜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来华留学生数量榜单,因为在这一榜单中,排名第一的并不是传统的清华、北大,而变成了北京语言大学。几乎在每个榜单都名列末位的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名次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此外,工程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校也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从排行榜可以看到,排名在前20位的以工科为强势学科的高校有7所,占1/3;在前40位高校中,工科为强势学科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有17所,几近1/2。在分榜单,来华留学生排行榜中,工科为强势学科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前40位中占18所;中外合作办学排行榜中在前40位的有22所,排名在前5位的高校占4所;科研合作与交流排行榜中排名前40位的高校有24所;国际显示度排行榜前40位高校占22所。
“这是值得欣喜的现象,说明我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已经呈现特色发展趋势,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和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世界承认。”闫月勤说,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代表的是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这些学校名次的提升,表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我们需要进一步加以挖掘;而工程教育得益于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植,目前在国际范围内取得了不错的声誉。甚至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程教育的一个中心。
行动与意识是两码事
几年前,陈昌贵曾与同事一起,对广东省14所高校进行过一个类似的国际化水平调查。在调查中,他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我们发现,一所学校的国际化水平高低,与以院长为代表的学校中层领导有着密切的联系。”陈昌贵说,如果某学院的院长是海外归国或具有国际交流经历的人员,他一方面会有很强的对外交流意识,同时也有条件开展一些活动,进而带动学院,乃至学校整体的国际化水平。“总之,这是一个意识问题。”
提到意识问题的不止陈昌贵。采访中,闫月勤也对此有所提及。只不过,她将这一问题的重点对准了校级领导。
“在目前的国情下,要真正实现国际化,领导层面和顶层设计的考量必不可少。只有得到了领导层面的支持,再加上底层的积极配合和认真执行,国际化才可能得到发展。”闫月勤说。
事实上,在此次编订排行榜的过程中,闫月勤就曾设想过对高校校长进行采访,以考察其有无国际化意识,有无专门的国际化发展规划,以及这些能否在人才培养定位中得以体现。“从理论上说,很多校长对此都应该是有所考虑的,但是落实到行动上,还要看具体举措。毕竟行动和意识还是两码事。”
对此,陈昌贵深表赞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陈昌贵说,“一所重视国际化工作的大学,会设立健全的外事处或国际交流处。然而有些学校则只是简单地将外事工作放到校办,由某个副主任主抓,这显然难以做到对整体外事工作的统筹。”
几年前,陈昌贵还曾针对数十所研究型大学进行过调查。他发现参与调查的9所进入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前500名的大学中,平均有49名校级专职外事人员,所有院系均设专职外事人员;而未进入前500名的大学中,平均只有29名校级专职外事人员,66%的院系设有专职外事人员。
“如果一所学校的领导重视国际化并将其落到实处,可以组成由校领导挂帅的国际化领导小组,并以此调动全校的力量;反之,即使领导说得再好,没有行动也只能算是空谈。这不但是意识问题,也是行动问题。”陈昌贵说。
评价国际化:不断深入的过程
虽然成为了国内首个高校国际化水平排行榜的完成人,但无论是西南交大高教所,还是极力促成此事的西南交大校方,对这一榜单的意义和价值都有着清醒的认识。
在榜单发布会现场,西南交大党委副书记何云庵坦言,这一排行榜不是为了排行而排行,编制榜单的初衷也是为了今后能建立一套更科学的高校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我们的研究成果如果能对兄弟高校的国际化研究有所裨益,那就足令我们感到欣慰了。”
事实上,目前在高等教育领域,针对各种排行榜的争论并不在少数。其中,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某些关乎高等教育核心的内容,是否能够通过简单数字加以体现。在采访中,闫月勤坦言,高校国际化水平排行榜也存在这一问题。
“比如对国际会议的考评、举办次数,或者国际会议在所有会议中的比重,是否就可以成为评价高校对外交流水平的科学依据,这的确值得探讨。”但闫月勤同时表示,任何榜单都只能起到参考作用。“高校不能被榜单牵着鼻子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至少说明该学校的办学思想是不明确的。”
对此,陈昌贵表示,对高校国际化的评价或排行,其实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我们目前还处在通过一些量化的指标衡量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阶段,这些指标容易比较,但浮于表面。“高校的国际化更应该是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结构的国际化,相应的考评也应该以此为基础,但至于如何才能在指标范畴内加以明确,还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索。”陈昌贵说。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3年11月28日 第5版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11/28062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