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成都晚报】慈善大亨逸夫楼遍布全川

来源:成都晚报 日期:2014/01/08 09:52:00 点击数:

 

 

 

 

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中华民族要繁荣昌盛,扶助教育,启迪青少年智慧,广育中华英才,至关重要。

  ——邵逸夫

  这位影视巨子以“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为人生信条。据了解,早在1973年,邵逸夫就设立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从1985年起截至2013年,邵逸夫共捐赠内地教育近50亿港币,捐建中国内地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6千多个项目,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艺术楼、学术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昨日,网友“丁道师”通过百度地图搜索了邵逸夫在全国各地捐助的相关教育和医疗单位,“结果非常震惊!致敬邵逸夫。”记者从地图上看到代表捐助地址的红色标记已占满半个中国,有网友称,“致敬邵逸夫,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首善。”

  四川“逸夫楼”列表(部分)

  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楼)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教育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  

  中学

  ●成都市树德中学

  ●成都市石室中学(教学楼)

  ●绵阳市南山中学(教学楼)

  ●绵阳市绵阳中学

  ●绵阳三台中学(科技楼)

  ●自贡市第二中学

  ●四川省武胜中学 逸夫楼

  教育慈善

  24年捐赠四川教育2.34亿港币

  昨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邵逸夫先生多年来连续向教育捐赠巨款,是向我省教育战线捐款最多、影响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个人助学者。截至目前,我省有300所大、中、小学受益邵逸夫赠款,建起了304栋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逸夫楼”遍及各市(州)城市和乡村,共获赠款2.34亿港币。

  据了解,1985年以来,香港邵氏基金会本着“雪中送炭”的宗旨,配合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与教育部合作,向内地各省区市教育事业捐款,在大学、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等项目。自1991年开始,教育部每年均安排我省教育系统邵氏基金会赠款项目,1998年、2002年我省遭受特大洪水以及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教育部还额外安排了邵氏基金会捐款。

  川内最早“逸夫楼”在四川大学

  昨日,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档案馆馆长党跃武,他介绍,四川大学共有五座逸夫楼,其中最早的一栋建成于1990年,也是川内最早的逸夫楼之一。党跃武介绍,川大的5栋逸夫楼分别是四川大学文科楼、四川大学逸夫科学馆、原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楼、原成都科技大学逸夫科技楼,以及江安校区综合楼。其中文科楼修建最早。根据四川大学文科楼相关记录,该楼由邵逸夫出资港币1000万元、国教委拨款人民币420万元修建,竣工于1990年4月30日。党跃武介绍,邵逸夫曾在1991年到过四川大学参观访问,并专门去了文科楼。根据当时的《四川大学报》记载,邵逸夫及40余名代表团成员于1991年5月21日到访川大,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党跃武回忆,“当时,我刚到四川大学工作不久,参加了欢迎仪式。 记得当天上午,天空中飘着微微细雨。在欢迎人群中,我得以一睹邵逸夫先生尊容。谨向邵逸夫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川农大“逸夫楼”曾获邵氏大奖

  2001年,由邵氏基金会出资500万元与四川农业大学等联合建造的四川农业大学逸夫教学楼正式投入使用。如今10多年过去了,这座6层高的教学楼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但它留在大家心中的记忆却永远难忘。四川农业大学张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逸夫楼让我第一次知道了邵逸夫这个名字,邵逸夫捐建教育设施坚持要以自己的名字冠名,有名字的建筑就像人一样有了名誉和责任。”据四川农业大学国资基建处基建管理科唐学军副科长透露,2003年,四川农业大学逸夫教学楼获得了由邵氏基金会颁发的第12批邵氏基金会赠款大学项目一等奖,并获得了10万元的奖金及5万元的维修金。据悉,这也是四川“逸夫楼”获得的首个大奖。2004年,成都理工大学的“逸夫楼”——综合实验教学大楼开建,时任校长刘家铎还专门给邵逸夫写了感谢信。

  教育部:

  邵逸夫已向内地教育

  捐款近47.5亿港币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先生通过邵氏基金会,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赠款金额近47.5亿港币,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据中新

  相关链接

  “东方诺贝尔奖”

  2002年11月15日,“邵逸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邵逸夫奖”现设天文学、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三个奖项,该奖每年颁布一次,奖金100万美元。由于设奖宗旨和巨额奖金足以媲美声名显赫的“诺贝尔奖”,因而一设立就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

  心系灾区

  四川两次地震

  累计捐款2亿港币

  除了开展教育慈善,邵逸夫还将自己的爱心无限传递,将温暖和关怀送到最需要的地方。2008年5月15日,也就是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三天之后,邵逸夫及夫人邵方逸华女士在得知四川地震灾区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后,十分悲痛,即向教育部表示捐款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000万元),与教育部配合,为灾区师生重建校舍,使他们早日重返校园。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7.0级大地震,邵逸夫及邵方逸华女士在地震后第二天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港币(折合人民币8000万元)。邵逸夫两次向灾区捐款累计2亿元港币(折合人民币1.7亿元)的爱心之举,将这位香港慈善家与四川人的距离拉得更近。

  四川师生缅怀邵老

  昨日,得知邵逸夫去世的消息后,四川网友纷纷在微博上点烛悼念,缅怀这位热心公益的老人。受益于“逸夫楼”的四川师生们,纷纷以不同的方式缅怀邵逸夫。四川师范大学百度贴吧置顶帖:“凡是在‘逸夫楼’读过书的朋友们,请为逸夫先生送上最后的祝福吧!”有网友跟帖,“一起缅怀这位热心公益的老人!邵老,走好!”

  成都石室中学“逸夫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石室校友、著名作家马识途先生写了牌匾。校长田间昨日在网上晒出“逸夫楼”多张图片,“今天,在邵逸夫先生去世的日子,让我们来晒晒石室中学的逸夫楼,追忆我们逸夫楼下发生的故事,一起纪念这位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人!”网友“大风车呀滴溜溜不转”写道:“还记得四川地震时捐的那一亿巨款给我的震撼!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邵逸夫这个名字,第一次知道有人做公益可以做到这个份儿上!邵老先生,请一路走好!”

 来源:《成都晚报》1月8日16版http://www.cdwb.com.cn/html/2014-01/08/content_1983426.htm

作者:王平平 钟茜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