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人民网】西南交大刮起“悦读经典”风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14/04/23 13:23:00 点击数:

人民网成都4月23日电 (记者刘裕国 田红)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西南交大历时半年之久的“经典悦读”活动逐渐升温,读书活动迎来了它的盛典——4月21日西南交通大学“移动图书馆”暨“通识教育之经典阅读参考书籍”电子书正式启用。启动仪式上,百名交大学子集体朗诵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艺术与传播学院老师和学生吟唱中国古诗词《诗经》。
  西南交大历时半年之久的“经典悦读”活动开展以来,学校举行了“带本好书回家过年”优秀读书笔记展、名家读书讲座和“经典悦读”青年讲坛等活动,邀请校内外著名学者与师生们一起分享阅读心得和人生感悟。
  资讯的扩张和网络社会的形成,使得经典阅读被稀释和淡化。有鉴于此,西南交大重提“经典阅读”。去年岁末邀请专家挑选出96本“经典悦读”书籍,基本涵盖了通识教育中东西方文化的核心典籍,如《易经》、《理想国》、《时间简史》、《美的历程》等,涉及面非常广泛。这96本书,学校的看法就是大学期间,每月读两本书,刚好大学四年下来,读完96本书。
  学校图书馆馆长高凡说:“我们之所以如此隆重地提倡阅读经典,是因为,世事越是喧嚣,就越是凸显出书中静默不语的文字在安宁、静谧中蓄积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凡尘愈是躁动,就愈加凸显出书中温厚、淳和的语言带给心灵的抚慰和滋养。”
  著名诗人、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柏桦在与师生们分享自己的读书体验时写道:“吾国乃是诗的国度,生活是诗,文字是诗,阅读和成长自然更是诗。我们一代一代吟咏着春秋之意,冬夏之情,在不同的环境中感悟不同的诗篇带给我们的人生畅悟、精神愉悦,乃至生命安顿。”
  为了吸引年轻学子,学校没有让年轻人远离网络去回归书本,而是配合年轻人的阅读习惯,把网络与读书结合起来。西南交大启动了移动图书馆,并把“通识教育之经典阅读参考书籍”电子书及时上架,相当于把几百万册图书装进了口袋,师生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阅读经典。学校推出经典阅读推荐书籍后的第一个季度,超星的电子图书数据显示,较去年同期相比,下载量平均每月增加44.1%。在刚刚公布的西南交大2013-2014年度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图书借阅排行榜上,《国富论》、《梦的解析》、《月亮和六个便士》分列前三甲。其中《国富论》和《梦的解析》就是学校推荐的96本经典悦读的书籍。
  校长徐飞跟大家谈了经典阅读的方法问题:
  第一,要真正走进经典,先要摒弃功利心。诚然,经典因其博大与精深,读来可以涵养心胸与气质,培育精神与见识,然而前提是必须出于爱好和兴趣而读,而不是出于某种功利性目的而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功利主义者也许会问一个问题:这书读了有什么用?其实,读书当然有用,但拿有用与否来衡量读书却过于肤浅。
  其次,阅读经典不能贪快。经典阅读应该是一个沉静与沉思的过程,只有放慢速度,才能深刻体会到其间的人生哲理,世事沧桑。
  最后,多读好书,会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广度。

来源:人民网2014年4月23日 http://sc.people.com.cn/n/2014/0423/c345167-21060422.html

作者:刘裕国 田红     责任编辑:朱炜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