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除了工作外,我还体会到自然的美丽、生命的坚强以及教育的艰辛。为了西藏的教育事业,许许多多的老师坚守西藏,克服了高原反应及极端的气候,按计划、按要求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援藏工作。”西南交大土木学院李福海,一位普通的援藏老师,在日记中写道。
援藏路上,他不是一个人。
13年来,西南交通大学积极开展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工作,帮助西藏大学在工科建设、工科本科人才培养、工科实验室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4个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没有西南交大的支持,就没有西藏地区高等教育史上工科教育的今天。”西藏大学校长普布次仁到访西南交大时,感动地说道。
为了一个目标
如今,西藏大学已成为西藏地区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教育工作者们开始进一步思考: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是否能在西藏的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
数据显示,藏大工学院的本科专业设置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为63.8%,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专业对口比例较低。这与西藏地区正处在经济社会建设高速发展的阶段、急需工科建设人才的现实情况显然不符。
以“教育部在全国范围重点建设100所工程应用技术大学”为契机,西南交通大学与西藏大学合作共建了“西藏大学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这将切实提高西藏大学应用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解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专业人才缺乏的瓶颈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西藏大学党委书记房灵敏说。
要培养优秀的工科人才,必须建立专业性强、视野广的教师队伍。为从源头上保证西藏地区工程应用高等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西南交大系统制定出西藏大学工程应用师资队伍培训的计划,并积极协调、选派西藏大学的青年教师和管理人员以多种方式到西南交大深造,改善师资队伍水平和管理能力。此外,学院还积极争取西南交通大学优秀专家、教师到西藏大学讲学、授课,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藏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会结合藏大学生文化基础和专业功底,从各方面入手,‘量身定制’培养方案。”西藏大学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院长、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鹰介绍道,比如讲授路基、桥梁知识时,结合高原的特殊气候、地质环境,教师会考虑到冻土、泥石流等因素。
首创一个培养模式
作为西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首届“1+2+1”本科生联合培养班的一名学生,今年9月,贾江即将回到藏大继续学习。“交大的老师讲课很有力道,视野宽广。”在贾江眼中,这些老师不仅知识渊博、专业过硬,而且上课特别认真仔细,“这些知识实践性强,工作中肯定大有用处。”
联合培养本科生是西南交通大学对口支援西藏大学的创举。它改变了藏大学生来校插班的“零散”培养方式,在国内率先推行“单独组班”,学校对该班的课程、师资和教学资源等进行“量身定制”的安排。
“这标志着我们的援藏工作,从物资、师资‘输血式援助’转变为联合培养藏区优秀人才的‘造血式援助’。”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蒋葛夫说。
“1+2+1”联合培养模式,即“三方参与、三地学习、定向培养”。时任西藏大学副校长杨宁介绍说,学生的培养过程、学习实践由西藏大学、西南交大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学生按照三方商定的培养方案学习,并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学生的学费由相关单位按比例支出,毕业后前往联合培养单位工作。
2012年,首届联合培养班——西藏大学交通运输专业30名同学开启了他们在成都的新生活。2013年9月,第二批45名学生进入西南交大学习。后续将把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中的其他本科专业逐步列为联合培养模式专业。
为保证培养的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两校还结合两校的学科,同西藏地区多家企事业单位达成广泛共识,为学生在藏区对口就业作出努力。目前学校已同青藏铁路公司等企业签订学生联合培养协议,标志着联合培养“1+2+1”本科生模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让藏族孩子爱上交大
13年援藏,西南交大早已同西藏大学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也让西南交大师生拥有了浓浓的西藏情怀。从校领导、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到专业教师,他们不畏辛苦,想尽办法,让藏族孩子尽快适应环境。
边巴普赤是首届联合培养班的班主任。刚来到交大时,她面对的问题令人颇为头疼:学生不适应成都的气候、想家,而且由于藏族同学整体上知识基础比较薄弱,两校课程要求不一致,第一学期学生的挂科率较高。
为了让藏族孩子尽快跟上内地教学节奏,西南交大制定了专门的培养方案,并制定“结对子”的方式。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全院教职员工也对学生的日常管理采用“双班主任制”,由藏大派一位藏族班主任、西南交大派一位汉族班主任共同负责学生在交大就读期间的日常管理,安排好三地间的“接驳”事宜,保障学生各项工作无缝对接。
来到内地,藏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充满挑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学生们比边巴普赤想象得更快地适应了在西南交大的学习。“这得益于学校上下的通力配合。”边巴普赤说,她能明显感受到来自学校和各学院的“给力”支持。她和交大选派的班主任燕鹏飞老师一起,积极联系老师和研究生,给同学们补课,查寝室、找学生谈心更是成了家常便饭。一学期之后,学生们从开始的听课吃力,到渐渐适应了老师们的口音和语速,专业水平也逐步提高。
同学们也在积极融入西南交大的文化和氛围,班长旦增旺堆印象最深刻的是,2013年交运学院的迎新晚会,他们班级经过2个月的精心准备,表演的节目受到了学院其他班级的热烈欢迎。旦增说,他为班集体感到骄傲,也深深爱上了交大这个“新家”。
“我们希望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专业技术过硬,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蒋葛夫说,两校将再接再厉,发扬老西藏精神,为培养一批批优秀毕业生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