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图名不图利 只为给中国高铁留下技术脚印
在成绵乐客专高铁声屏障试验的作业现场,81岁高龄的王其昌教授,像个不知疲倦的老顽童,在10层楼高的高架桥上来回奔波。
“这个项目开始以后,脑子里面装了太多问题,吃不好,睡不着,常常半夜想起什么,就爬起来写几笔,年纪大了怕搞忘。”
自从领衔研制我国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高铁声屏障以来,三年时间无论酷暑严寒,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工地上,王教授上紧的发条就再没有松过,长期奋战在项目第一线。
从东北老家沈阳到西南腹地成都,从唐山铁道学院到西南交通大学,从秦沈客运专线到成绵乐城际铁路,从板式轨道到声屏障——60年光阴,头顶的发线越来越浅,眼角的皱纹越来越深,他对高铁事业的坚持也越来越热烈。
从小结缘矢志铁路建设事业
记者见到王教授时,在一间不大的工作室,他端坐案前,笑容慈祥,双眼炯炯有神,左手点着的香烟燃了大半。他解释说,一思考问题,这只手就感觉缺点儿什么。
说起与铁路的渊源,王老很快进入状态。“我父亲就是一名火车司机,但那时东三省沦陷,根本没有中国人的地位,铁路属于日本。”直到1945年满洲光复,父亲才敢告诉他的中国人身份,并鼓励他将来投身中国人自己的铁路事业。
1951年,王其昌只有18岁,但他做了一个影响终身的决定。这一年年初,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感召下,全国的热血青年纷纷参军参干,王其昌也是其中之一。包括他在内的60多名锦州铁路中学学生,被送往位于哈尔滨的东北铁路学院学习。王其昌被分到机务化验一班,学习清除蒸汽机车锅炉水垢。
按当时的培养原则,仅在学校学习半年,王其昌就被派往东北特派员办事处机务部哈尔滨化验所参加具体工作。王其昌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批只有包括他在内的3个人留在哈尔滨,其余则被派往全国其他各地。
于是,在哈尔滨期间王其昌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走读夜大学习数学。两年之后便以单位先进工作者的身份,被推荐进入由其母校东北铁路学院更名的哈尔滨铁道学院工农班学习。同批学生全部为战场英雄或各条建设战线上的工作模范,这更加刺激了王其昌追求进步。
尽管一直在铁路系统学习和工作,但离自己建设铁路的梦想仍有距离。于是,1954年7月工农班毕业后,王其昌依然决定放弃工作参加高考,并一举考入唐山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
“在学校的时候,我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三年时间内自己学成德、日两门外语”;“那时候考试是5分制,我所有的科目除了结构力学是4分之外都是5分,就去找该科教授要求再考一次,结果还是只得了4分,只能作罢“。王其昌说,正是自己对自己的高要求,以及老师对自己的高要求,奠定了自己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严谨的科研态度。
扎根交大勇闯技术无人地带
1958年,是王其昌铁路生涯又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从唐山铁道学院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和不凡的综合实力获得留校任教机会,成为在讲坛耕耘和在实验室攻克铁路技术的新生力量。
后来,因为支持三线建设,唐山铁道学院迁校至四川峨眉,王其昌成为名副其实的拓荒者。“当时这就是一片荒山,我带着两个班的学生打前站,修通了学校的路,现在上山还是那条。”王其昌说,同年,他举家内迁,扎根交大(唐山铁道学院后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至今已有50年。
事实上,王老不仅是交大新学校的拓荒者,更是中国铁路新技术的拓荒者。“就是要找那些最迫切的需求去专研,最关键的瓶颈去突破,最前沿的问题去跟进”,王其昌说。最终,他选择铁路轨道工程做为着力攻克的专业领域。即使在复杂的文革年代,王老也未忘使命,偷偷钻图书馆是常事,期间写就不少专业著作。
80年代初,王其昌翻译出版日本高速铁路专业著作《新干线板式轨道》,成为国内第一本研究国外高速铁路轨道技术的专业书籍,获业内专家广泛认可,也奠定其在该领域的权威地位。
随后,王其昌又先后编撰《无砟轨道钢轨扣件》《高速铁路土木工程》《铁路新型轨下基础应力计算》《铁路线路大修工程》等专著和教材。这些著作因其系统性和开创性,在中国铁路科研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站在讲台上的王其昌也是硕果累累,早已是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奋战在中国铁路建设的各个领域,跻身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我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马马虎虎是过不了关的,他们应该都记得我!”王其昌打趣说。
2009年,77岁高龄的王老随西南交通大学老教授团考察中国铁路。每到一个施工现场,他都要询问自己的学生工程设计和施工情况,反复强调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学生们也都谨慎地向他汇报,一如当年学生向老师提交作业般忐忑。
实际上,王老在1993年就已经退休。但退休并未退养,王老不仅继续带研究生搞科研,而且常年奔波在实验室和工地上。当时还是博士的翟婉明这期间就受教于王老,十年间,他们领衔的课题多次拔得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头筹。如今,翟婉明已被选拔为中科院院士。
拳拳赤子余热挥洒中国高铁
2004年起,中国高铁进入飞速发展时期。“这是我的机遇!”王老说,高铁是中国铁路发展新的里程碑,他没有理由错过。“研讨设计思路、审核进口技术、与外企谈判......”70高龄的王其昌不知疲倦地工作,一年有二百五十天在一线。
谈到这些,王教授格外兴奋。从京津城际讲到京沪高铁,从无砟轨道讲到有砟轨道,从双块式讲到三型式,王老神采奕奕,滔滔不绝。铁路和铁路技术仿佛已经成为他整个人的一部分,深入骨髓和精神。
多次作为中方代表与外方企业进行谈判,王老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常常让外国专家惊叹。但说起两次记忆犹新的外国技术引进谈判,王教授眉眼间透露出些许愁容。
“一个是BWG无砟道岔,一个是福斯罗钢轨扣件。”他说,“德国的设计、制作工艺确实非常好,值得引进,但要价太高,好几轮下来,缺乏技术的我们始终处于弱势。”那段时间,连续数月的拉锯谈判让王老着急上火,嘴起泡,吃不下饭。“我就更加坚定,必须要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王老最新关注的领域在高铁声屏障。实际上,作为一项主要运用于铁路高架桥的环保产品,声屏障并非高铁运行的核心技术,但中国高铁建设伊始也没有自主产品,主要引进德国公司于90年代研发的产品。如今,这种产品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二次噪音等问题逐渐暴露;同时,由此一项非核心技术引发的专利权问题、成本问题,甚至开始影响中国高铁的建设进度和走向世界的步伐,这些都深深牵绊和刺痛王教授的心。
带着这些困扰和对中国高铁的责任与热情,79岁高龄王其昌决定再次拓荒,领衔挑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声屏障创新产品。“我不是研究声学的,也不是研究材料的,但我一定要汇集这么一批人把这个声屏障搞出来!”王老激动的说。
2012年5月,王老开始着手组建团队并迅速提交高速铁路声屏障研究课题。同年10月,由于该问题的重要性和该课题的前瞻性,课题受到铁道部领导的认可,并被破格追补为2012年铁道部科技发展规划重大科研项目。
从那时起,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再次全身心投入高铁技术的荆棘地带。两年间,从设计到生产,从材料到模具,从安装到调试……无数个难题困扰着王老和他的团队。但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忘初心,一次又一次的克服与前进。
如今,王老带领团队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声屏障技术,已获权威评定,填补国内多项空白。今年,相关产品将在成绵乐城际高速铁路上首次安装试用,下一步还将试点扩大至哈大高铁。王老心中的石头总算落地。
60年的铁路生涯,有坎坷、有艰苦、有风险,甚至还有诱惑,但这些从未动摇过王其昌踏踏实实为中国铁路建设贡献力量的朴实想法。王其昌用他的行动和故事诠释着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奋斗精神,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不图名,不图利,只为给中国铁路留下技术脚印。”
来源:新华网9月17日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4-09/17/c_11125174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