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成都日报】寻找开发新动力

来源:成都日报 日期:2014/10/20 10:19:00 点击数:

今年是我国开发区建设30周年。30年来,开发区被看作我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各种产业园、科技新区也成为了政策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在蒸蒸日上的西部,成都也在探索自己的发展潜力。同东部的苏州相比,这里经济基础弱、起步晚,人口众多,他们又如何挖掘现有的内生动力呢?

  三个年轻人的公司

  姚冰玲是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的一名普通学生。同学们都忙着上自习、打工兼职的时候,她却和朋友开了一家自己的公司,位于进驻了大批国际一流企业的成都高新区,世界500强有100多家落户在这儿。

  三个年轻人的公司是今年7月份注册成立的,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基于校园的整合营销传播,以及一些商业活动的承办。今年,由他们设计制作的、为刚刚入学的大学生提供吃穿住行等生活信息的《成都高校新生手册》,就在当地引起不小反响。

  “我们里面会有小部分的广告版位,拉了一些企业和商家对我们进行一些赞助,来负担我们的人员开支,还有印刷、运输,还有发放这些方面的成本。”三人团队里唯一的毕业生何光明说。学生里的号召力,让他们受到了不少国际大品牌的青睐。这几天,他们就在为一个校园商业活动忙前忙后。“下半年,我们这边(经营情况)就很好,业务已经很多,并且有些合作已经跨出了成都市和四川省的范围。现在的情况,从7月份到现在我们的营业额已经差不多20来万了。”

  创业之初,团队租的是另一处办公室,半年左右光是场地费用就相当于三万多,加上人员开支费用,整个下来大概亏损了六万左右。一个意外的机会,何光明听说高新区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事情才有了转机。“我们现在是小微企业,有享受每个月两万以内的免税政策,并且两年内是不征我们场地租用的费用。我们本来行业的税率是6个点,现在我们这边政府扶持和补贴我们,现在只用交3个点左右。”除了各种税费的减免,高新区还拿出了专项人才资金,一旦何光明他们的企业开始雇佣本地大学毕业生,他们还将拿到每人每月1600元的补贴。这一切的利好,让三个小伙伴干劲十足。

  在成都,有51所大学,每年大学毕业生有10多万人。为解决就业、发挥人才优势,政府大力倡导兴建创新、创业载体,有科技产业园区、企业、高校院所甚至创业投资机构运营的各类创新创业载体79家,在孵企业和团队6000余家。

  让科研院所的资源成为发展原动力

  在成都,近几年陆续建起和待建的产业园、科技园有20多个。记者发现,这些园区的建设规划正是依托于各个高等院所设置的。成都的传统产业在全国并不占优势,但却是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在成都看来,这些就是他们独有的财富。要想产业升级,能不能让这些科研院所的资源成为发展的原动力?科技园、产业园建立起来了,但是象牙塔的研究怎么和市场对接呢?

  一大早,西南交通大学教授丁国富就赶到了自己的研究所。这天,西南交大国家科技园的工作人员,带领第三方评估机构来为丁国富做专利技术评估。一旦评估认定他们的专利成果拥有一定市场价值,丁国富就可以利用这些评估资产注册公司,或者入股有经营能力的公司,真正把他的专利研发成产品。当天,丁国富和西南交大国家科技园顺利签约。签完约,丁国富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

  西南交大是我国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教育的发祥地。这两年随着高铁大发展,学校在轨道交通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丁国富所在的机械工程学院是国家重点学科。他的团队在高速列车的数字化设计、多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领域拥有数十个专利与软件著作权。

  丁国富和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为复杂零件生产设计了一款软件。他说,“这是国内没有的,对国外来说,这也是拥有我们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软件。”丁教授一直感到遗憾的是,目前这个技术只小面积应用于军方的一些复杂零件制造,即没有民用,也没有转化成产品。团队的所有科研投入,只体现在一张专利纸上。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对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

  对丁教授来说,科技成果是有自己生命周期的,一旦封进实验室,过了青春期,就不值钱了,所以必须尽快转化。然而,不仅仅是成都,全国很多高校技术难以转化的原因在于,科技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分配一直是个敏感的话题,没人愿意去碰这个雷区。

  三年前,在科技园与交大领导的反复沟通下,西南交大开始尝试做技术成果产权改革,学校名下的100%国有职务发明专利权划出50%给发明人团队,实现了职务发明人团队由被奖励权向财产权的转变。

  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促成果转化

  西南交大副校长张文桂曾找到西南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康凯宁,询问西南交大一栋办公大楼的施工进度。这栋大楼是给那些开展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教授们使用的办公场地。因为后续工程款迟迟未能到位,工程现在进展缓慢。为了筹钱,康凯宁决定下午去一趟距离市区20公里的双流县。“按照我们和双流县的那个合作框架,双流县政府出资4500万元为我们西南交大双流研究院兴建1.5万平方米的办公大楼。现在一期图纸已经出来,概算也出来了。我们发现概算到了6500万,整整超出2000万。所以我这次来就是要和他协商这2000万如何解决的问题。”

  下午,康凯宁见到了成都市双流县副县长易恩弟。张文桂、易恩弟、康凯宁,这三个人之所以会坐在一起,背后是成都正在尝试的、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西南交大科技园和双流县合作成立了产业技术研究院,学校出资1000万元现金和价值3500万元的知识产权,双流县政府则提供341亩工业用地、60亩科研用地和1.4亿元资金。对于易恩弟来说,以初级制造业为支柱的双流县正面临产业转型,急需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产业。

  为了让好的科技项目落地,双流县政府和西南交大还共同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由熟悉学校科研情况的康凯宁带领合资公司发掘具备商业价值的项目,推荐落户双流。同时,合资公司还具备投资功能,会对项目进行股权投资。

  现在,康凯宁左手是一批具有商业价值的科研项目,右手是由双流县政府提供用于股权投资的1.4亿元投资基金。用康凯宁的话说,只有占有了股权,企业和地方政府才能从恋人变成夫妻,才能确保这些企业能长期扎根双流。目前,双流县已经和五所高校达成合作,整个成都也已经有10个校地联合的高校科技园。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在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的这个阶段,怎么既保持发展优势又挖掘新的经济动力,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不管是挖掘本地资源的成都,还是不断创造吸引力的苏州,都离不开对创新的不断追求。哪里有创新,哪里就可能成为新的产业和经济制高点。

  (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有删节)

来源:《成都日报》10月20日06版http://www.cdrb.com.cn/html/2014-10/20/content_2133166.htm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