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校长阅读分享会走进西南交大
“读经典书目,就像下棋与高手过招。读轻松的书是在浪费时间,没有刻骨铭心,芒刺在背的感觉,对自己没有触动。”4月15日,“书香天府·校长荐书”首场校长阅读分享会走进西南交通大学。谈阅读体验,谈“悦”读经典的意义,建议设立“9·28中国读书日”……1个小时的分享会,校长徐飞侃侃而谈,金句频出。四川日报全媒体集群对分享会进行现场直播,来自川报观察客户端、川报官网微博微信网友进行线上提问,互动热烈。
读书最高境界是“为己之学”
“读书是天经地义的事,不需要理由,就像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一样,不读书才需要理由。”分享会一开始,徐飞就抛出了自己对读书的看法。他说,经常有学生问“读书有什么用?”对他触动很大。他反过来问学生,“什么叫有用?是物质的用还是精神的用,是当下的用还是未来的用,是短期的用还是长期的用?”
他认为,“有用”是读书的最低层次,即“学以致用”,往上推一个层次即“学以致知”,是回答好奇心。在他看来,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为己之学”,“读书不是为了不产生现实的生产力,读书的最高境界不可能在读书以外去寻找,读书自身就是读书最高的归宿。”
阅读经典的性价比最高
此次,徐飞推荐的书目包括《时间简史》《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全球通史》《创客:新工业革命》等。工科学校校长为啥爱读史?
他说,之所以推荐历史为主的书,和他号召学生经典“悦”读有关。他认为,一个人能看多远的未来,取决于一个人可以看多久的历史。但他也谈到读经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典书目都是大智慧,经过了岁月的涤荡,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读经典时还要让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徐飞说。“现代年轻人节奏较快,如何在快速阅读和经典阅读之间平衡?”来自川报观察客户端网友提问。“读书也要讲性价比,读经典是性价比最高的。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要合理构成自己的阅读体系,比如30%为知性阅读,40%为对当下职业有帮助的阅读,30%为精神层面的阅读。”他建议。
建议设立“中国读书日”
“现在成都有很多人喜欢读书,但我们没有自己的读书日,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川报官方微博网友提问。“除了‘4·23世界读书日’,我们还可以设立中国自己的读书日,不妨就把‘9·28孔子诞辰日’设为中国的读书日。”徐飞提议。
徐飞还建议,每个城市、每个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特定的日子设立自己的读书日,形成全国上下共同读书的氛围。“当有一天大家都不再说读书,都在读书,才是一个最好的现象,这就叫蔚然成风。”徐飞对书香社会给出了自己的期许。“读好书,可以让人明净如水,校长推荐读史,这是一次非常给力的活动,希望多一些这样延续性的活动,引导形成全民阅读的风气。”网友“奇小花”留言道。
来源:《四川日报》4月16日06版http://sichuandaily.scol.com.cn/2015/04/16/20150416559253933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