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和香港卫视联合打造的综合类专题栏目《西望成都》11月14日推出第34期节目,专题片《创意沃土 成都创造》带海外观众敲开成都创意之门,展现成都良好的创意产业发展环境;专题片《成都的“大千世界”》则解密艺术大师张大千在成都的十年。
《西望成都》每周六晚8∶00在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CDTV-5播出,同日晚8∶30在香港卫视播出。除了准点通过CDTV-5观看,观众还可通过登录橙网在线(www.cditv.cn)、下载成都手机报4G版看度客户端,或者登录香港卫视网站(www.hkstv.tv)、下载香港卫视手机APP收看节目。
《城事》
创意沃土 成都创造
前不久,一场以“创意生活、美好成都——工业设计驱动城市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15成都创意设计周”,让成都人近距离感受到了创意与设计的魅力。从枭龙战机到歼-10战机,再到歼-20隐形战机,从中国高速列车头型到地铁车辆头型设计,创意周也成为成都向外界展现“成都智造”与“成都创造”实力的最佳舞台。讨论、实验、分享与合作,创意周在展示创意与创造的同时,更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开放平台,它让人们感受到,在成都,所有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创意梦想。
在创意周上,高铁列车等造型设计成为了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展演平台的重点展示产品。33岁的王超是西南交大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设计室主任。数月前,受学校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原主任张卫华的启发,他带领团队开始着手设计一款能与最新型的高速列车相匹配的转向架。转向架是用于悬挂高速列车车轮的一种装置。正是拥有创新性的理念、科学化的艺术,最终在中国西部创意设计第一奖——“创意成都奖”的颁奖典礼上,这款高速列车转向架获得了轨道交通设计类的金奖。在不远的将来,这群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年轻人还将让“成都创造”自信地走向世界。
除了那些高大上的设计之外,“炫轮自行车”也深受年轻人喜欢。它的设计团队正是借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成长起来的一群90后。22岁的周龙鹏是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专业研究生。两年前,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开启了创业之旅,研发出第一款产品——炫轮自行车。除了五彩斑斓的LED车轮,这款自行车最大的亮点在于通过蓝牙连接手机上的APP客户端,用户们便可以自行DIY车轮呈现的图片了。如今,炫轮自行车每个月都至少能卖出两千套,周龙鹏和他的团队也已经获得了天使轮投资,并陆续接到了一些来自欧美国家的订单。而随着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国际国内的相关大企业进驻成都,也为像周龙鹏这样的电子信息产业新秀提供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宽松的创意设计土壤。
创意设计展让年轻人崭露头角,而成都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的成立则为他们敲开了更多的机会之门。作为助推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版权历来便是评估一个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繁荣与否的晴雨表和分析器。9月20日,成都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版权交易服务机构。在“2015成都创意设计展”的现场,主办方还专门开辟了一块区域作为成都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的展演平台,成都造女鞋“Sheme”、川剧变脸玩偶、“威尼斯商人”瓷砖等这些在成都地区一直坚持原创设计,并且已经拥有版权的产品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版权意识的提升与创意灵感的不断涌现,让原创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本土设计师的作品里。
从版权保护到版权运用,再到版权交易,今天的成都,创意、设计正在从边缘地带成为主角,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迅速成为被众多投资者看好并追逐的目标。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成都将出现越来越多集创意产生、创意制造、创意消费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优秀的设计师们也将从创意、创造走向创业与创富的梦想舞台。用文化构建城市魅力,用魅力吸引消费要素和生产要素,城市整体创意环境的提升,让成都如一颗强大的磁石,吸引和聚集着各地英才俊杰,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助推成都经济产生新的动力!
《味道》
成都的“大千世界”
2010年,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会上,张大千巨幅绢画《爱痕湖》以人民币1.008亿元的天价成交,成为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价格新的里程碑。至今,张大千总的拍卖额高达5.3亿美金,超过毕加索,位居全球第一。有专家认为,张大千之所以成就为张大千,与他在成都的艺术生涯是分不开的。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说:“大千先生和四川,特别是和成都有很浓厚的感情。他在国外办了很多展览,为外国人了解中国艺术打开了一扇窗户。”
魏学峰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张大千研究学者之一。他介绍说,张大千于1899年出生在四川内江,原名张正权,年轻时曾出家为僧,取法号“大千”。从此以后,他就以张大千的名号,开始追寻艺术的“大千世界”。张大千二十多岁便蓄着一把大胡子,不管走到哪个国家,都只说四川话,这些都成为他日后特有的标志,可以说成都平原的文化基因已经深深地植入在他的脑海中。张大千曾经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画,特别是他临摹石涛和八大山人的作品更是惟妙惟肖,几近乱真。1938年,张大千回到成都,在成都举办的一系列重量级展览,为当时成都艺术界带来了全新的艺术潮流。1941年,张大千从成都出发,前往敦煌莫高窟临摹写生。回到成都后,在成都的贲园整理出所有的敦煌临摹画作,并在成都举行了敦煌临摹画展。从此以后,张大千完成了其画风由清新俊逸到精丽雄浑的转变,铸就了他创作生涯的一个高峰。
张大千曾经辗转成都百年藏书楼贲园、青城山、昭觉寺、郫县团结镇等地,最后在金牛坝修建了寓所,这座位于金牛宾馆内的青砖小院,便是张大千在祖国大陆的最后居所。张大千在此居住的2年多时间里,整理敦煌壁画,画巴山蜀水,创作了大量作品。正是成都的这段时光,张大千潜心将敦煌壁画重彩工笔与传统文人写意相结合,独创了泼墨泼彩风格现代水墨画,更成为他创作《万里长江图》《蜀山图》《蜀江图》等名画的灵感来源。
张大千弟子雷良玉已经89岁高龄。1948年,雷良玉在成都拜师张大千,她已经去世的先生胡立也是张大千的入室弟子。二人因拜师张大千结缘,成为志同道合的画家夫妻。目前,老人和儿子胡作廊一家居住在都江堰。回忆起恩师,雷良玉不禁感慨万分。张大千平时教导后辈:“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要求雷良玉等弟子要多读书,还要多观察。雷良玉说张大千在成都的岁月中,先后创作了大量作品回馈友人,这些作品都流散在成都,这批作品也成为成都艺术的一笔宝贵财富,大大提高了成都民间收藏的艺术底蕴。
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研究员程恩嵘认为成都对张大千的创作影响特别大,“成都人是非常包容的,张大千的性格也是非常包容的,非常豪爽,他每到一地,都要给朋友画画。而许多名画的灵感还来自成都附近青城山美丽而独特的风景。”程恩嵘说,张大千晚年常说:“看山还是故乡亲。”他晚年独创的“泼墨”“泼彩”画法,就是受到青城烟雨启发而诞生的,从此开创了大千先生新的画风,使中国绘画跨出了本土走向世界。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说:“大千先生留给我们最重要的财富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到了他生命的末年,他‘万里迟归总念乡’。所以成都这片土地是非常灵秀的,它孕育了像张大千这样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也润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人。”
来源:《成都日报》11月16日http://www.cdrb.com.cn/html/2015-11/16/content_2256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