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网成都11月2日(实习生郭梦婷 记者盛利)10月30日,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2015“丝路经济带”与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在成都隆重召开,诸多高铁专家、研究员相聚在成都,探讨“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发展和影响。
本届论坛由西南交通大学、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中国铁路总公司、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大力支持,在主旨报告阶段,商务部研究院欧洲研究部主任刘华芹、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西南交大校长徐飞教授等专家进行了演讲报告。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连接亚、非、欧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如今“一带一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主旨演讲环节,商务部研究院欧洲研究部主任刘华芹讲到,中国主动提出国际经济贸易,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是一种双边、多边、区域的混合合作模式。“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是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实现大国战略的支撑,以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为战略目标,加强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贸易交流。
四川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以及特殊的区位优势,是地处“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以 “一带一路”下的四川的发展为题,用十张体现四川重要性的图片为引展开了话题,并从机遇、挑战及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述。在机遇方面李后强表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对铁路、公路、机场、水路、物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入,将显著地改善四川的基础发展条件。四川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均有贸易往来,2014年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212.1亿美元,“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四川的优势产业、富余产能向外战略性转移,不仅消化了过剩产能,还可以打造共赢的开放型经济生态系统。在挑战方面李后强表示,“一带一路”战略下,“走出去”和“引进来”是并存,如果四川的产品走不出去,就会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就必须做好应对新的产能过剩的挑战准备。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应对跨区域协调机制缺失的挑战。各省市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如果省市之间的缺少沟通交流,就会出现相互之间多层面的跨区域协调机制缺失。
来源: 中国科技网11月2日http://www.wokeji.com/app/zx/qy_10598/201511/t20151102_18600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