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15日讯(记者 陈淋)大学排名,历来颇受社会关注。特别是在高考志愿填报期间,这些权威排名能为考生选报大学提供最实在的参考。12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的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2015)》榜单。该中心基于全国115个高校样本调查,通过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化、文化交流、国际显示度、国际化保障等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53个观测点,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出,在2015年度的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依次名列全国前十强。而四川省的四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四川大学排名第19位,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28位,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分别位居第52位和第83位。其中,川大和电子科大的排名,较去年都有明显提升。
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
北大、清华等高校位居前10名
四川新闻网记者从西南交大了解到,在2015年度的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依次名列全国前十强。除了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这个总榜单外,该校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中心还针对115所高校研究样本的留学生、教师国际交流、中外合作办学、科研国际化、文化交流、国际显示度等6大单项,发布了6个子榜单。根据榜单排名,在来华留学生排名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大学分别位居前10位。
在教师国际交流排名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分别位列前10名。
在中外合作办学排名中,上海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山大学、郑州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获得前10名。
在科研国际化排名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位居前10位。
在文化交流排名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分别占据前10个席位。
在国际显示度排名上,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分别位列前10名。
“985工程”高校在国际化水平上占绝对优势
工科为优势学科高校同样表现突出
西南交大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闫月琴教授在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今年榜单的研究与分析过程,他们发现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呈现强者恒强阶段状态。基本规律是:“985工程”建设大学好于“211工程”建设大学;东部经济发达大学好于其他地区大学;北京、上海、广州市的大学好于其他城市大学。2015年各单项排名处于前10的大学看,科研国际化、国际显示度前10均为“985工程”建设大学,来华留学生、教师国际化、文化交流中有7所“985工程”建设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排名8所为“985工程”建设大学。
闫月琴继续谈到,工科为优势学科高校在国际化发展中表现突出。“传统以工科为强势学科的高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等在大学国际化发展中表现突出,排名靓丽。工科为优势学科高校不仅总体表现突出,在中外合作办学、科研国际合作、国际显示度几个重要指标中,这些学校都具有绝对优势。”闫月琴说道,这一结果向我们证明了,第一,在中外合作办学、科研国际合作中,工科为优势学科高校是我国大学的主力;第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这些学校将成为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主力军,是我国科学技术走出国门的主要力量。
“不同层次类型大学在国际化发展中表现了不同侧重与个性。”闫月琴说道,“985工程”建设大学总体表现最好,表现了中国最高层次大学的综合实力;而在文化交流排名中,综合类大学、语言类、师范类大学排名比较靠前;国际学生排名中,综合类、师范类、工科为优势学科大学排名靠前,中外合作办学、科研合租排名则工科为优势学科的大学、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排名靠前。此外,闫月琴还谈到,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名词提升很快,国际化发展潜力大。“在全部115个研究样本中,共有行业特色型大学39所,大部分集中在各项排名的前50位。”
尽管如此,榜单整体体现出来的特点还有与世界大学比较,我国高校国际化程度偏低,且发展也极不平衡。闫月琴说道, 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地域不平衡,院校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学校层次不同发展不平衡,学校学科类型不同发展不平衡。而各个指标、各个指标内观测点之间发展也不平衡。“我国大学校园网国际化比欧美大学好,不如香港、新加坡和日本等地大学。
校长建议:
增加二级指标评价项目 让排行指标更丰满
向来非常重视国际化发展的西南交大校长徐飞也出席今天的发布会。他评价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是一项践行“三严三实”的研究工作。“在我看来,这里的‘三严三实’指的是严肃、严谨、严格,实际、实在、实用。”徐飞认为,在国际化浪潮下,高校理应有全球化的发展视野。而他也希望这个排行,不仅是为学生选报大学提供参考,更应该是成为反映当下中国大学国际化的晴雨表,不断影响高校改进国际化发展中的不足。
为了让排行反映的信息更全面,徐飞提出建议,在学生国际化这个一级指标下,可增设学生学习经历国际化这一二级指标。“我有一个心愿,就是我们的学生,在大学4年时间里,至少有一次海外学习经历。”徐飞说。同时,他还建议,文化交流这个一级指标下的内容能更丰富,比如增加“文明互鉴”的内容。“我们高校在不断进行海外文化输出的同时,是否也可多引进,或是联合举办一些更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这也应成为一个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