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四川新闻网】纪念茅以升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举行(图)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日期:2016/01/13 09:53:00 点击数: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2日讯(记者 陈淋)2016年,我国杰出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先生诞辰120周年。茅以升先生不仅是西南交通大学杰出校友,更是先后四次出任该校校长。为纪念茅以升先生,1月12日,四大活动在西南交通大学连续举行。上午,西南交大举行了纪念茅以升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茅以升图书馆正式揭牌仪式;下午,西南交大第一座以茅以升老校长的字命名的书院——唐臣书院也正式揭牌。茅以升学院(唐臣书院)是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依托,以“唐臣书院”建设为重要的实现载体,实行“实体化、个性化、精英化、养成化、高要求、跨学科”的荣誉学院。同时,该校还举行了茅以升教育思想研讨会。

纪念老校长 西南交大茅以升图书馆揭牌

上午举行的纪念茅以升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茅以升图书馆揭牌仪式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王绪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茅以升先生女儿茅玉麟以及西南交大学校党政领导、嘉宾出席会议。

四川新闻网记者从西南交通大学了解到,1896年,茅以升老先生与该校同年诞生,1911年考入土木工程系,1916年毕业生总评成绩92分名列年级第一,在全国专门学校成绩展览评比中以优异成绩为母校赢得“竢实扬华”之尊荣。1917年,茅以升先生以留美官费研究生考试第一名留学康奈尔大学,用自己的努力与才学为母校赢得了“东方康奈尔”之美誉。1919年,他成为美国卡内基梅隆工学院首位工学博士,学成后毅然回母校任教。1920年,茅以升先生任母校教席,24岁任教授,不到30岁即出任母校第21任校长,堪为当时最年轻的大学教授和校长。茅老一生曾先后四次出任母校校长。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执掌母校的4年间,他倾其所有延续交大薪火,力挽学校于既倒,使交大得以历经十余次辗转数千公里而重回唐山,凤凰涅盘,弦歌不辍。1948年,茅以升先生回到母校演讲时如是说:“吾同学因受母校培植至毕业成就,学校之于同学犹如慈母对待子女,既称校友,顾名思义,对母校似应为校儿或校子。”

因此,为纪念茅以升老先生,西南交通大学特别将图书馆命名为“茅以升图书馆”,在今天正式揭牌。

成立唐臣书院:首座以茅以升老校长的字“唐臣”命名的书院

今天下午,西南交通大学首座以茅以升老校长的字“唐臣”命名的书院——唐臣书院正式挂牌成立。

西南交大校长徐飞介绍,茅以升先生从教期间就经常在课余时间,约请同学来自己家里交谈,从无拘无束的谈话中,了解学生对课程掌握理解的程度。通过书院这个载体,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朋辈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砥砺畅通无阻,将追求学问、培养品德的过程融入到学生成长的点滴之中,使学生在一个充满温暖、期望和归属感的关爱和睦气氛里学习生活。唐臣书院的宗旨是培养“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交大人,并为全校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书院制探索做出示范。

“我们在茅以升学院先行试点跨学科教育,通过跨学科专业、跨学科课程、跨学科教学团队,打造跨学科教育平台。”徐飞介绍,2015年,在试点研究性拔尖创新班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涵盖工科、理科、文科、金融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复合精英班,采取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相结合,跨学科学习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方式培养人才。学生根据兴趣及特长,选择一个主修和一个辅修专业,从多种专业组合中进行跨学科学习。2016年,学校首批建设若干跨学科课程,课程教学团队跨工科、理科、文科、金融等多学科,以及教学、科研、管理、企业等多领域,课堂构成也由全校各种专业学生构成。

来源:四川新闻网1月12日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60112/000639087.htm

作者:陈淋     责任编辑:外宣报道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