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成都将在30米地下建污水深邃系统”的消息引发关注。10月24日上午,于西南交通大学举行的“2016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上,该校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何川向记者透露,学校作为技术保障的核心队伍正与成都市政府沟通于近期启动工程,而包括内部侵蚀等技术难题也等待这他们攻克。
进展
最终方案未敲定 隧道总长度预计上百公里
今年上半年,《成都城建2025年规划》披露了在成都中心城区建设污水深邃系统的详细布局。作为继广州、武汉后全国第三个建设深邃工程的城市,请深邃来治水,有望防洪排涝,甚至治理水环境。
尽管还未实际动工,何川仍透露了关于污水深邃系统的细节。相比武汉直径三米可“跑汽车”的武昌污水深隧,成都规划的直径达到十多米,长度上超过一百公里。辅助性的深水工程,长度更达到180多公里。“西南交大作为武昌污水深隧安全保证体系的技术核心队伍,在相关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目前我们也在跟成都市政府沟通于近期启动工程,同时将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申报课题研究。”
难点
首要攻克内部侵蚀问题 力争一百年不断水运行
西南交大校长徐飞介绍,该校隧道工程专业为我国最早设立的同类本科专业,其中隧道工程学科是全国第一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2000年以来共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2项。尽管成绩卓越,在此次以“现代隧道工程的挑战”为主题的大会上,何川直言污水深邃系统的建设仍面临一些难题。
“首先是要解决隧道内部的侵蚀问题。”何川指出,除了外部侵蚀,由于这个“大肚子”内部的污水含硫酸根离子,隧道内部也会遭受损害,必须防护。而依照目前常规的防护方法,20年隧道就会报废。“深邃排污系统不但要建成,重要的是安全运行。”据了解,目前武汉的武昌污水深隧的质量要求能够一百年不断水使用,何川说,成都的深邃系统依然要按照该标准建造。
“成都的地表构造为卵石土,就像牛皮糖一样,软的倒可以压碎,硬的却咬不动。因此采用盾构法施工时,刀盘、刀具、刀座的磨耗相当大,还容易卡机。从地铁的建造,到如今深邃工程的规划,可以说成都的地下交通取得了不小成绩。”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认为,未来成都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方向依然是轨道交通,除了注意路线规划、保证质量外,他还建议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的集聚。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杨晓蓓 摄影报道
来源:华西都市网 10月24日
链接:http://news.huaxi100.com/show-239-8246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