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精神》首批慕课发布仪式在学校犀浦校区举行。
据了解,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传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优秀基因,西南交通大学近期推出《中国精神》系列慕课录制。主讲人员既有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院士,也有名师,该专题慕课将作为选修课在2021年面向全校学生开放。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谈到,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精神》首批慕课是学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的一份浓情贺礼,也是学校组织广大干部、师生认真学习“四史”,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资源,是对学校125年来弦歌不辍精神密码的一次深刻解读。全体交大人要在学习先辈事迹中,肩负起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自觉融入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的时代洪流,跑好我们这代人的“接力棒”。
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王炳林在致辞中说到,西南交通大学精心策划,全力打造《中国精神》系列慕课,是西南交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办好思政课的重要举措,是在研究生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上加强课程思政的有益探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弘扬,更是对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大学使命的坚定践行。希望“中国精神”这门课程能成为学生们心中永远的灯塔,照亮他们肩负起时代使命,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伯海教授作为《中国精神》首批慕课的主讲老师代表发言。他谈到,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团队主讲老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自豪感,竭力讲好中国精神。通过《中国精神》系列慕课的讲授,教师们也受到了极大的感染、感动与教育,将孜孜不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据《中国精神》系列慕课录制主持人、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周仲荣介绍,《中国精神》系列慕课,选取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中所展现的种种中国精神,里面涉及到大量与西南交通大学有关的人与事。第一批由长征精神、“两路”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女排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民族精神七个专题组成。一个多月时间,拍摄团队辗转北川、泸定、大渡河、川藏北线雀儿山、川藏南线折多山、二郎山,从繁华的首都到辽阔的高原,从科学家分享自己的成长之路到专家亲历现场还原历史,生动地阐释了中国精神如何凝聚了一代代甘将热血沃中华的中国人的磅礴之力。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7月1日https://www.zgjtb.com/zhitong/2021-07/01/content_2632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