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饭圈”就是“粉丝圈子”的简称,
粉丝一词来自英文fans,
意为偶像的狂热爱好者。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饭圈”乱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近日,央视曝光并痛批“饭圈”乱象,
揭秘其利益链,就连催集资都有专业话术,
其行径让人大叹疯狂。

部分流量明星、经纪公司、营销平台
以及“粉丝”群体在网络上制造话题,
进行互撕谩骂、侮辱诽谤、造谣攻击,
甚至不惜以身试法,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
这些“饭圈”乱象破坏网络生态、
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让价值观失了准,破坏公序良俗。

针对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违法失德等
文娱领域出现的问题,
9月1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称,
流量为王的时代,
粉丝以为是在表达自己的喜爱、寄托甚至信仰,
却在不知不觉中
被幕后的资本力量所利用和操纵、异化。
但是整顿“饭圈”并不是整顿粉丝!
马克思主义视角看“饭圈”
景星维,西南交通大学教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
“‘饭圈’现在处于一种高精尖的状态,和我们一两年前理解的‘饭圈’已经不一样了。如果我说的有问题,‘饭圈’现在只会精准打击,‘狙’我,不会殃及节目。
作为一名大学的思政课青椒,自己一直在研究‘饭圈’,我的课题组里有很多‘饭圈’女孩。她们自己研究自己,清醒着又狂热着,分裂也很快乐。我对‘饭圈’的认识,并不是把‘饭圈’视为一种标签化的存在。是站在‘饭圈’位置上聊,把‘饭圈’视为生动的年轻人,而不是标签化的狂热群体。”

“流量”是饭圈女孩们创造的,流量不仅代表着“饭圈”的价值,还塑造了“饭圈”的社会关系,景博士将其称之为“流量拜物教”。什么拜物教?
马克思那里,拜物教是指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
那怎么理解“流量拜物教”呢?今晚21:20,西南交通大学教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景星维,将从马克思视角看“饭圈”!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现场剧照)
距离产生美,距离产生爱吗?
刘影,河南师范大学教师,人间清醒柒肆姐
“我们每天都在社交,我们会跟无数的人建立连接,亲情友情爱情职场。任何一种关系都有着它必然的舒适距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圆,我们和每一个圆都有不同的交集,而除却交集以外的部分是我们心灵自愈的地方,不允许也不希望任何人走入……”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应该也都还是认可。“距离产生美”那“距离产生爱”吗?身高一米七四的人间清醒柒肆姐,今晚,将跟你分享她的观点。

(现场剧照)
分享一切值得分享的智慧
智慧分享演说节目—四川卫视《了不起的分享》
每周三、周四、周五 21:20播出!

来源:四川卫视2021年9月17日
https://kscgc.sctv.com/sctv/h5/shared/v5/news_shared.html?newsJson=https://kscgc.sctv.com/sctv/gcnews/2021/09/16/1181674.j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