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中国交通新闻网】西南交大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主旨讲话精神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日期:2021/10/22 09:02:46 点击数:

10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 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与世界相交 与时代相通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的主旨讲话,提出重要倡议、宣布务实举措、体现中国担当,为推进全球可持续交通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坚强信心。

西南交通大学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精神,备受鼓舞、倍感振奋。西南交大因铁路而生、因轨道而兴、因高铁而强,125年来始终坚守大学使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卓越贡献。站在新的历史交会点,西南交大人将砥砺初心使命,矢志许党报国,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世界可持续交通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交大方案贡献力量。

作为“国家名片”的中国高铁,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式赶超,成功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自主创新之路。

“作为中国高铁跨越式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与实践者,我认为可持续交通尤其是高铁的发展方向将是绿色和智能。‘没有可持续的交通,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中国高铁要在更节能、更环保、更智能方面取得突破,我们铁路科技工作者必须迎难而上、勇担重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翟婉明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倍感振奋和骄傲。他谈到,西南交通大学已经在轨道交通领域深耕125年,学校也将在轨道交通领域不断突破新技术、支撑大工程,为书写交通可持续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多的贡献。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导磁浮技术团队,是在轮轨车辆研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科研团队,曾主持国内首台机车径向转向架、独立车轮转向架的设计,两种转向架均已投入商业运营。该团队的罗世辉教授说:“作为轨道车辆科研人员,令我感到无比振奋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项原则中非常具体地提到,‘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交通装备’,我们团队正在研究的超轻型列车,是‘ 双碳’目标下的一种全新探索,可成为‘ 轻量化交通装备’的代表性成果。该研究集合了团队在轮轨和磁浮两个领域的长期研究成果,经多年艰难摸索,已取得一定突破。”

“中国正在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为能赶上这种千载难逢的机遇而感到幸运,同时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交通运输人才,为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熊俊谈到,着眼于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关键金属材料与先进连接技术,突破关键技术,用材料科技创新支撑中国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将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高铁焊接技术发展之路,为我国高端轨道车辆产品走向海外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陆绍凯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讲话强调了交通的重大使命,指明了交通发展的战略方向,明确了发展交通的实施原则。“作为以交通事业为核心战略的百年老校,更应勇担使命、不忘初心,认真学习、领会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学者们要主动走出象牙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于深入社会,广泛调研,努力成为交通运输领域创新驱发展的关键节点。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任显楷同样感到十分振奋。在任显楷看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讲话赋予了交通更为宽广的领域和更加重要的意义,“西南交大师生有了更加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一方面,学校坚持自身交通运输工程一流学科的传统和优势,在轨道交通领域不断开拓创新,为将中国建设成为交通强国而不断奋斗。另一方面,学校也积极进行学科融合,在大交通的理念下思考和探索不同学科对增强我国全球治理能力的可能性与实践力。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2021年10月21日

https://www.zgjtb.com/zhitong/2021-10/21/content_268145.htm

信息员:但佳慧     作者: 侯倩 蔡京君 整理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