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西南交大承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挖掘、整理与研究”结题鉴定会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日期:2025/07/25 16:51:52 点击数:

7月18日,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委托,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挖掘、整理与研究”结题鉴定会在蓉举办。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进,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高平平,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副馆长梁辉明出席鉴定会。

高平平表示,该课题自2018年获批以来,课题组在首席专家何云庵教授带领下,刻苦钻研、团结协作,取得了科研过程和科研结果的“双丰收”。希望各位专家提出宝贵的修改完善意见,帮助课题组继续提升研究水平和成果质量;希望课题组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深度合作,积极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继往开来、守正创新,不断谱写学科发展新篇章。

黄进对何云庵教授和课题组成员克服重重困难并取得丰硕成果表达敬意。他谈到,该重大项目是2018年全国获批的关于灾害主题研究的4项重大项目之一。他建议,课题组持续深耕研究,打造学术新高地;加强成果转化,做好后半部文章;增进开放合作,加强学术交流。

何云庵对研究开展情况和取得成果进行汇报。何云庵表示,课题成果达到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要求。理论研究方面,课题组出版《抗震救灾精神》等4种著作;承担中央“马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4项、国家社科基金6项;主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话》(第八卷);承担教育部等相关项目15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5篇。资料收集与整理方面,课题组历时8年,赴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和援建省份等地,进行口述采访619人次,整理口述史料9073331字;编纂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四卷七册)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文献选编(上、下册)》,汇编《抗震救灾精神研究论文集》,建设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数据库。

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教授担任鉴定专家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杨凤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西南大学黄蓉生教授、武汉大学丁俊萍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齐卫平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进行结题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自2018年项目获批以来,课题组在何云庵教授带领下,发扬革命精神,团结合作、不畏艰险、认真钻研、无私奉献,取得了科研过程育人和科研结果丰收的可喜成绩。项目最终成果扎实厚重,提供了大量文献和口述资料,口述史整理符合学术规范,相关研究深入细致,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专家组希望课题组再接再厉,做好口述史的再精炼、再延伸、再利用工作,推动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

专家组在听取项目开展情况汇报、认真审阅成果材料、现场答辩的基础上,经充分讨论和无记名投票表决,一致同意通过项目结项鉴定,并建议给予“优秀”等级。


作者:郭海龙   编辑:冉孟雨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