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拥抱“教育革命”,西南交大开展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习班

来源: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通识教育中心、茅以升学院) 日期:2025/02/20 10:29:58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师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软实力。面对高等教育正在推进“学习革命”、深化“教学革命”、进而走向“教育革命”的新形势,西南交大积极响应,按照学校部署,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信息化与网络管理处联合举办了两期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习班。2025年1月,研习班圆满收官,126位教师数字教学胜任力得到极大提升,他们从这里出发,开启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征程。

研习模式:需求出发,精心设计

研习班采用“全校招募+学院推荐”制。结合国家教育数字化发展形势及参培教师数字化建设基础和提升需求,教发中心精心设计了分类别、分层次、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课程。三个月一期的研习活动逻辑严密、自成体系。模式上,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形式上,专题讲座、实操工作坊、研讨沙龙及腾讯、华为等企业参访实践穿插进行;内容上,数字素养内涵解读、知识图谱、AI大模型、提示工程、数字时代的课程思政和智慧课程建设等主题依次登场。同时,充分运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优质课程资源,为研习教师赋能。研习兼顾实践逻辑和学术逻辑,为教师留下自主探索的空间。

7.jpg

6.jpg

图1 两期数字素养班活动海报和现场照

研习内容:系统全面,理实结合

两期研习班均举行了开班仪式,国家级教学名师龚晖教授强调“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倡导建以致用,将数字化相关理念、方法和技术运用到常态化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务处相关负责人阐述了研习班开设的重要性,表达了学校对参培教师将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学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希望。研习教师代表受邀分享数字化应用于教学的探索经历和对研习的期待。

每期研习班安排10场活动,包括6场专题报告、1场线上集中研修、2场参访实践和1场主题研讨沙龙。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研究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依次论道,解读国内外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形势和实施路径、AI与教育深度交互场景及AI赋能教学创新的实践经验。

组织教师前往超星、华为、成都智算中心、科大讯飞和腾讯进行参访实践,打造场景化沉浸式学习体验。研习教师借此了解信息化企业的探索创举,感受数据存力和“最强大脑”,体会大模型技术赋能教学科研的成效,开阔了教学视野。

每场活动配备新闻报道,供教师补习或温习。最后一场研讨沙龙上,老师们讲述研习带来的探索、成长和收获,碰撞启迪,气氛热烈。“智慧教育元年,学校教发中心再一次站在浪尖,探索、推进、普及,引领着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物理学院何钰老师分享了在研习班的收获,从知识图谱到智慧课程建设,她的一系列探索正是研习班赋能教师的写照。

图片2.png

图2 教师在研讨沙龙上分享所得所获

研习实效:应用迁移,示范辐射

研习班教师对AI辅助教学有了深刻体悟,成为数字化教学的探索改革先锋。

一是教师成长。20场活动面向包括研习班教师在内的全校教师开放。经过系统学习,教师们理解了AI技术的底层逻辑,尝试运用数智化技术和AI工具改进教学。他们认识到AI赋能教育的本质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模式变革,认为应保持批判性思考,驾驭数字浪潮,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创新力。例如体育学院宋爱玲老师通过多轮对比实验,探究数字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集成电路学院杨乃琪老师熟练掌握多种AI工具,并通过校内外工作坊,向其他教师传授经验;信息学院王千里老师结合研习和参会,细致分析了“数字化教育变革浪潮中的‘渔’和‘鱼’”。

二是引领带动。鉴于第一期数字班的校内外影响力,第二期研习班吸引了成都工业学院6位骨干教师跟班学习。大部分线下报告面向其他高校直播,西安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济南大学等19所高校3600余人次教师线上参加,构建了共同感受数字化脉搏的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有力发挥了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

三是学术积累。以研习班经验为基础,申报的“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四川省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在2024年11月和12月举行的“第十一届高校教学发展网络年会”和“全国高校教师发展共同体高质量建设论坛”上,研习班教师与教发中心工作人员一同作学术报告,分享在数字化教学和研习班开展中的研究发现,为教育变革提供了理论思考和实践参照。

教务处处长富海鹰表示,学校正深入学习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2024世界慕课大会的讲话精神,对AI赋能教育教学进行系统性谋划和体系化布局。两期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习班取得了良好成效,推动教师积极应对新技术变革,促进了教学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希望参培教师成为火种,带动更多教师提升数字素养,共同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把AI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数智技术引领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作者:梁慧颖   编辑:冉孟雨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