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传承文脉、厚植根脉、赓续魂脉,充分激发校园文化建设动能,党委宣传部面向全校发出文化项目征集“动员令”,来自二级学院的33个项目组入选“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培育项目”。他们通过具象化的艺术手段,多形式、立体化地展现交大师生校友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战线的奋斗风采,诠释新时代的交大精神。
即日起,党委宣传部推出系列文化报道《文脉交大》,旨在通过项目团队专访,聚焦报道校园文化建设新成果,助推文化建设“进度条”全力加载,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交大力量。
国画、书法、篆刻、版画……丰富的创作方式,独属于交大的故事,《春或夏或秋或冬·我的交大》艺术作品展在学校美术馆一经亮相,即引起交大师生围观、“点赞”。作为艺术展主创团队成员,建筑学院韩君伟、熊路、罗乐、冯永婧老师近日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艺术展围绕主题,以多元艺术创作和展陈为载体的探索之路。
《春或夏或秋或冬·我的交大》首展宣传海报
扎根:让艺术教育回归美育初心
“春天立项,夏天耕耘,秋天收获,冬天沉淀。”谈及项目初衷,团队表示,希望借用四季变化的时间轴来引发观展者对交大文化的深度共鸣和美的思考。西南交通大学百余年的建校史、迁徙史和奋斗史是一笔宝贵而独特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浸润下的校园文化不仅要有高度,也要具备表现力和共鸣感。项目的初心就是希望将交大的宝贵精神文化物化为随手可见、可触、可创作的美育载体,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
为持续推进美育工作,团队依托建筑学院学科优势与长期积累的美育工作经验,搭建师生共享的系列化艺术作品展示平台,鼓励师生紧密结合学校精神文化,以新颖的、多维的视角观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校园,将熟悉的日常点滴表达为不同的艺术形式。
开花:以用心致匠心
“这是一次给咱交大人策划的展览。”罗乐谈到,以往布展要么专业性比较强,要么是与学校的联系不够紧密。这次展览,团队从“高度”上下足了功夫。因为他们深知,有“高度”才有“关注度”,才能更好发挥美育的影响能力。在作品评选过程中,明确以思想内涵和艺术水准作为评选标准,从近300件作品中甄选出不到200件,涵盖了国画、书法、篆刻、版画、丙烯画、摄影、水彩、岩彩、纤维等9个品类,以丰富的创作形式,讲述了独属于交大的故事。
艺术展评审、布展现场
从策划、征稿、评选、装裱到布展,每一个环节都是主创团队一点点用心打磨出来的,大到整体构建、排序布局,小到灯光设计、装裱材料,不一而足。熊路提到,展览为第一个作品“竢实扬华”特别增设了背景板,凸显其作为交大精神的重要地位;压轴作品“早安 交大”的背景中,特意将“秋天”板块的射灯调成了暖色……百般用心,方显匠心。
作品“竢实扬华”和“早安 交大”
结果:与生活中的艺术邂逅
对于系列艺术展的后续规划,冯永婧表示,首展结束后将在校园内选择若干地点进行长期展示,打造艺术陈列的“微空间”。串联起有趣、有料、有高度、有温度的交大故事,为学生提供润物无声的美学体验,使美育浸润接地气、入人心。
展陈情况
除了丰富的展览过程,团队还期望在本项目的实践基础上提炼出一套蕴含交大“根脉”的美育作品展陈概念体系,推动更多艺术表现形式在美育框架下得到专业推广、有效传播,彰显富有交大特色的文化力量。与此同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深入校园中去探索美的各种表达可能性,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师生参与艺术创作,领略艺术创作所传递的心灵滋养。
《春或夏或秋或冬·我的交大》展览中
“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是他们做这项工作的初衷,也是美好愿景。团队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艺术作品展为师生提供艺术表现平台,引导激发师生“触碰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的意识与能力,共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助力打造有交大特色、师生广泛参与、有艺术水准的校园文化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