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人文化成·交通未来”中国—东盟青年创客大赛成功举办

来源:国际处 日期:2019/07/26 13:33:58 点击数:
信息员 摄影
部门审核 终审

All of us are makers. We're born makers. We have this ability to make things, to grasp things with our hands.

我们都是创客,生来就是创客。我们有能力洞悉万物,创造万物。

——国际知名创客杂志Make创办人、Maker Faire创立人Dale Dougherty

7月19日,很多高校纷纷开启暑假模式,然而一场别开生面的创客大赛在贵州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悄然拉开序幕,迎来60位中外创客参赛。

这是由西南交通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主办的“‘人文化成·交通未来’中国-东盟青年创客大赛”,是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交流周)开幕期率先开展的活动。交流周由外交部、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以“深化务实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为主题。

一个多月前,中外选手们扫下二维码申请报名的那一刻,断然也不会想到为期四天的“创客”之旅会为他们的青春留下怎样的印迹。

——题记

 

激活:解码高科 启迪创想

19日下午,磁悬浮研究领域的青年专家、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邓自刚研究员为青年创客们带来一场题为《高温超导磁悬浮和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的讲座。邓自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全英文PPT为中外创客们阐释了磁悬浮的原理、类型、全球磁悬浮列车研究现状及我校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让中外创客们“脑洞大开”,开启了此次以未来交通为主题的创想旅程。

 

初识:心有灵犀 组队筑梦

19日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某间会议室灯火通明。夜幕虽已降临,但来自全国各地中外选手们的热情才刚刚被点燃。在主持人引导下,一场“破冰”游戏正在进行。轻松有趣的游戏让选手们消除了紧张感、陌生感,迅速与其他选手熟悉起来。他们相互介绍彼此的学校、专业、国籍,分享对比赛的想法,并自愿组成跨校、跨专业的中外融合团队,并推选出队长统一协调。在这里,专业、学校、国籍不再成为划分组别的标准,语言差异也阻碍不了交流。灵感碰撞和志趣相投是组队的唯一方式。团队组建成功后,各队分头行动,集思广益为自己的团队设计队名,并通过画海报的形式阐明自己的理念与口号。


畅想: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好的项目始于天马行空的想象、缜密的实现步骤。什么是创客(Maker)?什么是设计思想?如何讲好项目的故事?“头脑风暴”如何操作?好的想法如何展示?实现创意需要什么技术?什么样的海报介绍更吸引人……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关系着创客们能否在短短的两天之内把灵感变成原型产品。

资深创客、我校青年教师李君于20日上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设计创新工作坊。在李君带领下,各团队从初入赛场时的忐忑不安、不知所措逐渐熟悉了赛事规则与要求、理解了此次比赛的初衷与目标。更为重要的是,12支刚刚组建起的跨校际、跨学科、跨国别团队的凝聚力逐渐提升,团队中跨文化协作也渐入佳境。各个队伍从现实交通中的“痛点”出发,交流灵感、提出想法、完善方案,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时间“滴答滴答”过去,选手们眼前空白的A1画纸也开始呈现出奇思妙想,中文、英文、数字、符号、图案……在有限时间内,同学们的灵感跃然纸上。即时的“头脑风暴”赋予这个赛事无限可能,也激发了选手们无限潜能。


融合:志同道合 协作无间

“创客马拉松”的形式本身意味着从想法的提出到产品的展示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因此交流、合作是完成项目、赢得比赛的关键。由于选手们来自不同院校、国家,专业背景也大多不同,因此有效交流、恰当分工和完美配合必不可少。选手们时而用中文、时而用英文交流,根据特长分工。队员们遇到困难或瓶颈时,指导老师会不厌其烦地鼓励、引导、启发,与队员们一起找出路、想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原本陌生的队员们很快形成了默契。“他们(其他成员)都很努力,所以我也想帮助我的团队,为项目贡献出一点力量。”东北财经大学俄罗斯留学生Alina这样说。

创造:以梦为马 不负昭华

你是否想过大货车的视野盲区问题不再成为司机的困扰、行人的担忧;你是否想过等待红绿灯时不再那么无聊,可以与红绿灯互动起来,斑马线也可以更加智能;或者你开的电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如何实现边行驶边充电;抑或是你到了偌大的停车场,不用苦苦找寻停车位……在这些奇思妙想的“金点子”背后,是青年创客们关注社会、关心生活体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初心和青年人的担当。

综合专家评审和朋辈评审结果,“我们说的都队”凭借“‘泊客ing’-智能停车系统”项目获得一等奖;“三优一体”队和“OMG”队分别以“可分离式高速列车未来停车系统”项目和“新型电动汽车行驶充电装置”项目获得二等奖;“New Future”队的“The Eyes of Truck” 项目、“SSG”队的“自动安全电动汽车”项目和“Maker 19”队的“平安路导”项目获得三等奖;“HOT STAR”队的“新型地铁交互装置——LOOK AT ME”项目和“嘻哈战队”的“智能E新能源公交车”项目获得最佳技术奖;“Virtual Reality Station”队的“VR站”项目和“Future•筑梦”队的“行车安全检测系统”项目获得最佳设计奖;“5Greatness”队的“G-dong-che”项目和“CREATE”队的“智能安全车(smart-safe car)”项目获得“最佳创意奖”。

装备:欲善其事 先利其器

在比赛现场,20台3D打印机和一台高精度的激光切割机静候选手们的到来。这些高技术含量、高精度、操作便捷的机器设备为选手们打印模块、切割板材从而制作产品模型提供有力支撑。专业的工程师全程守候在设备旁,随时帮助选手们完成制作。此外,比赛现场还为选手们提供了功能完备的工具箱,Arduino UNO 开发板、面包板、液晶屏幕、电机驱动模块、减速电机、舵机、超声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蓝牙模块等等材料更是一应俱全,专门的志愿者承担起工具和材料“保管员”和“发放员”的角色。

 

守候:幕后英雄 尽心竭力

在赛场上,有一群小伙伴,他们承担着翻译、主持、摄影、会务、保障等角色。他们随叫随到,接站接机、领取盒饭、发放材料、看管茶点、布置会场、打扫卫生、统计分数、书写证书……他们做着大大小小的琐事、杂事。他们最早到达上车地点,最晚离开会场,陪伴着和他们同龄的选手们一起走过比赛的每一分每一秒。在为期四天的赛事工作中,来自西南交通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的18名学生志愿者默默在幕后奉献,确保了比赛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精准到位。他们是赛场上流动的风景线,也是这个比赛当之无愧最可爱的小伙伴。

关怀: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比赛筹备阶段,西南交通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的校领导都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确保了比赛顺利举办。在四天的比赛中,两校校领导也亲临现场,为选手们加油打气,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表示感谢。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助理王晓茹教授走进赛场,和12支队伍一一交流,了解同学们项目背后的初衷和参赛的感受;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王林教授走进同学们中间,询问各个队项目的设计初衷、特色和制作过程。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韦维教授出席闭幕式并致辞,期待青年创客们经过这次大赛的历练,更进一步去观察、思考、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痛点;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沈火明教授出席闭幕式并致辞,希望同学们进一步增加友谊,加深交流,发扬异想天开和脚踏实地的创客精神,用创造之脑、创造之手,为社会发展、人类文明做出属于青年一代的贡献。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助理王晓茹教授与参赛选手交流

 

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王林教授与参赛选手交流



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韦维教授出席闭幕式并致辞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沈火明教授出席闭幕式并致辞

协作:精诚合作 共创共赢

从2019年1月我校向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提出项目申请到2019年7月比赛成功举办,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牵头,与工程训练中心、国际创新创业学院和利兹学院组成工作团队,通力合作,在秘书处指导下完成各项工作,保证比赛顺利举办。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茅以升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等单位也给予大力支持。此次比赛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上首次举办的创客活动,在活动申报、筹备、举办和保障等各方面得到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的精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主办方西南交通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更是精诚合作,将申报书中的计划化成行动、变成现实,打造了一场超出预期效果的精彩赛事。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苏大学等近20所院校选拔了优秀学生参加比赛。东北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健、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温广瑞带领留学生参赛,给予大赛鼎力支持。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处长任新红带队就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与实施多次向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领导和校领导汇报,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李柏林、利兹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江久文、国际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陈晋川等全力支持,李柏林、江久文还参加闭幕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张健院长了解该校参赛选手作品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温广瑞看望该校参赛选手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沈火明教授与学校工作人员

机制:创新模式 搭建平台

本次大赛的基本形式为“创客马拉松”(Hackathon),但在理念、组队方式和评审三个方面都进行了创新。

一是理念创新。本次比赛不单单是技术的PK,更加凸显的是思想交流、人文交流。大赛以“人文化成·交通未来”为主题,体现三层含义:一是在技术层面,激发青年大学生以前瞻性眼光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关注、思考、解决交通方面的“痛点”,并通过创作原型产品将理念与想法付诸实践。二是在文化层面,体现“交流”、“沟通”之意,促进中外大学生间的交流,培养他们之间的友谊,进而助力中外人文交流。三是在哲学层面,以“交通”为核心,以创客大赛为载体,体现“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思想,进而彰显青年一代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

二是组队形式创新。本次比赛让校际之间的选手自由组合、充分融合,培养团队协作、特别是跨校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每个团队都有国际学生参与,进而激发中外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培养跨文化领导力,为未来进一步提升全球胜任力打下基础。另外,突出跨学科的特色,以科技为手段、以人文为底色,做到“以文化人”。

三是评审机制创新。除了常规的专家评审团,本次比赛还增设了朋辈评审环节,让各团队展开互评,促进团队之间更好地交流、切磋。最后综合专家评审和朋辈评审的结果,评选出各个奖项。


心声:依依惜别 约定未来

——韩栋明,中国,重庆大学

很难想象,我和我的队友们在短短48小时内,从认识到头脑风暴,到极限加工设计调试,完成这么大的工程。整个过程即紧张刺激又十分快乐。项目的最后我们不仅加工了精致的模型,制作出精彩的报告和炫酷的视频,我们团队五个人更是形成了坚固的友谊。比赛结束后我们互相成为非常好的朋友,我们一起加工的小火车,会和我的朋友Marcella去往意大利,这是我们友谊的象征。我们绘制的项目海报会永远寄存在我这里,我们互相承诺以后每五年聚会一次,这样的交流活动对我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项目的列车轨道被寄存在贵州民族大学的工程训练中心,有机会我们一定还会相聚在贵州,回忆那紧张而又充实的48小时。


 

——宋晴,中国,西南交通大学

非常开心参加这次中国-东盟青年创客大赛,一开始还有些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好,会不会和外国友人在交流上有困难,但是当真正合作想创意的时候,TEHA给了我们组很多的意见和想法。通过游戏认识彼此,通过比赛中的不同分工,大家齐心协力最后把作品呈现了出来。我这个队长很开心自己的队伍能这么团结,会场的环境也很好,我很喜欢贵安。


——SISOUPHONE PHETMANIVANH,老挝,贵州民族大学

感谢所有的老师们、志愿者们提供的教育资源以及平台咨询,也非常感谢朋友及其组员们的关心,很荣幸参加这次比赛,希望还有更多的机会让我们参加以后类似的活动。


——叶祖辛,中国,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

结束那天真的很感动,虽然只有短短四天,但是也是非常不舍。我们把小车送给了老挝的同学,设计理念图送给了尼泊尔的同学,我们之间虽然学历层次不一,但大家相处真的很融洽。一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些东西的,活动让我也真正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吴磊铭,中国,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大赛已经落下帷幕,但参加创客大赛点滴仍然在脑海时时跃现,它是由一些十分琐细的场景、经典的语言和熟悉的人串成的一条清晰的脉络。也许,很久以后,这段经历会再次带给我快乐与思索,赋予我更多新鲜与宝贵的财富。


——SALIONOVA  ALINA,俄罗斯,东北财经大学

今年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中国-东盟青年创客大赛,可以说,这场比赛成了我一辈子难忘的经验。比赛的目的在于挑战自我,考验知识,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我觉得在这边交的朋友是我人生中认识的最聪明的人,和他们一起互动、一起学习、一起找办法解决问题让我变成更好的自己。


结语:人文化成 交通未来

7月22日下午四时,2019中国-东盟青年创客大赛闭幕典礼准时结束,大赛圆满完成。选手们一起合照,彼此拥抱、祝福,约定下次再聚。从报到时的拘谨陌生到结成“创友”,从一张白纸到一个产品,这些改变都发生在短短四天的时间。这,或许就是中国—东盟青年创客大赛的魅力。以“创客”为核,以“交流”为基,始于创客,但不止于创客。

 

 

(文字:任军、徐豪、李海、韩栋明、宋晴、SISOUPHONE PHETMANIVANH、叶祖辛、吴磊铭、SALIONOVA  ALINA;摄影:骆言、任军、蔡潇等)

作者:任军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