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官方网站以《西南交通大学实施“红石榴工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题,报道了学校相关工作经验。原文如下:
西南交通大学实施“红石榴工程”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省委统战部、省委宣传部、教育厅、省民族宗教委联合命名的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基地依托西南交通大学交通专业强大优势,围绕“交通+”形成文工协调、文理融合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态势,重点研究交通与西南边疆安全、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等。西南交通大学在大力支持基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的同时,实施“红石榴工程”积极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精品项目,推动各二级单位多措并举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单位一品牌”格局,有效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各民族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文化润心。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交流活动,让各民族学生充分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进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学生观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电影《一山之隔》,组织各族学生开展“粽香端午·传承传统文化”包粽子大赛、“以青春之姿为祖国庆生·融各族文化迎中秋佳节”联欢晚会等文化活动。物理学院创新教育形式,创作“石榴花开籽同心”原创诗歌,以原创诗歌朗诵的形式创作民族团结进步主题视频。设计学院结合学院美育特色,举办传统陶艺体验营,邀请校艺术实验中心副主任、省美术家协会陶艺专委委员王永亮带来陶艺讲座,并组织现场陶艺体验。智慧学院举办“蜀色羌韵”文化体验活动,邀请羌绣传承人王晓芳女士现场开展羌绣绣法教学,同学们近距离接触羌绣作品,学习羌绣技法,试穿羌族服饰,还分享了利用3D打印技术复刻羌族纹饰的全过程。
以实践聚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实践活动,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红石榴”综合素质训练营等多种实践形式,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校团委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并在全校范围内立项21支校级专项队伍。实践队伍深入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各大城市、乡村,通过线上线下宣讲、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爱心帮扶等多种形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地学学院举办“红石榴”综合素质训练营,来自22个学院涵盖15个民族的32名学生参与其中。训练营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举办Vlog新媒体实用技能培训会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成都市西北街社区等,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在各民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以真情促融。坚持以真情关怀、贴心服务促进各族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针对学校各民族学生实际情况,广泛发动学校教师和学生力量,采取“一对一”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在学习、就业、生活等多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让各民族师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外语学院开展各族学生英语四级帮扶活动,活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邀请英语能力突出的同学以志愿服务形式讲解真题、传授经验,助力各族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加强各族同学间的沟通交流,绘就“民族团结一家亲,友爱和谐共成长”的美丽画卷。公管学院以“三全育人”为引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管理服务之中,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地对各族学生开展助学帮扶、促业帮扶、多渠道资助等工作,不断引导各民族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