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光彩2019】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思政牵总 对标一流

来源:交通运输学院 日期:2019/12/23 10:25:24 点击数:

2019年,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发挥一流学科、思想政治工作牵总性作用,广泛调研,明确前进方向,凝聚师生合力,理顺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学校巡察整改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对标“双一流”不断提升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成效。

思为轨,明方向,回归初心,回归师生

2019年春天学院迎来了巡察整改反馈,2019年是周期考核的开局之年,学生关注什么,需要什么,教职工期待什么,如何将师生凝聚在“双一流”的建设中,扎根学院,建设一流学科是学院党政亟需解决的问题。

广泛调研,回归师生。2019年学院党委以巡察整改为导航,在学院党委的统筹下,回归初心,深入师生,广泛调研,学院党政深入学院各系、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从宿舍到课堂、从实验室到教师团队工作室,从交运峨眉学子搬迁到迎来2019级的新生,从青年学者的学术论坛到引导学生到主渠道、主战场就业,学院党政领导从与青年学子的促膝交谈,与年轻教师谈科研、教学、生活的平衡,学院党政领导向师生请教,了解他们的困难、困惑。2019年学院召开系主任、党支部书记、一线青年教师、本科生、研究生、辅导员、管理与实验人员等座谈会29场,学院领导集中宿舍走访4次,学院党政参加学院师生活动70余人次。由朱健梅副校长带队赴西安,与中铁一院交流、同陕西铁路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共建智慧铁路物流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学院甘灵书记带队与铁二院土建三院党委达成共建协议;学院党政到东南大学交流学科发展,到华南理工大学参加交通类高校党委书记论坛。2019年学院围绕“四有好教师”标准,邀请冯晓云副校长、彭其渊教授、何云庵教授围绕人才培养、师德师风师道,为教职工传道、授业、解惑。

回归初心,服务中心。2019年,学院党政在多次研讨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党政联席会、党委会,专题研究、完成学院发展规划(“双一流”建设规划)修订工作,学院举行专业建设研讨会,明确各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发展目标及规划、举行“双万计划”申报方案专题研讨、专业培养计划修订研讨会,鼓励支持各系开展专业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专业认证工作,全程指导准备工作,交通运输专业认证工作顺利完成,获得专家一致好评。2019年,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从广泛调研中回归交运人的初心。

研为道,聚力量,完善机制,激发动力

方向明,心头亮,从方向到工作的推进,必须有完善和科学的制度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得以保障,2019年交运学院形成了从党政班子到二级部门的高效工作机制,从目标确定到计划、实施、督查、反馈的完善的运行机制。

完善机制,激发动力。学院党委积极探索交通运输特色卓越发展的“3+4”大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寻求“行业文化、学科文化、学院文化、学工文化”四维一体的“交运文化”育人路径;学院启动新一轮岗位聘任办法修订工作,新的聘任办法将强化以成绩成果成效为导向,分类指导,奖惩分明,激发教师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形成共同干事创业氛围。

牵头抓总,规范运行。发挥党委牵头抓总作用,完善党政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对于“三重一大”事项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促进学院各项工作规范运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增强班子成员的政治自觉;党委书记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制定、修订党建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方案,带头联系基层组织,指导开展党建工作。落实政治理论学习要求,引导师生旗帜鲜明讲政治,形成了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制度,完备的教师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机制;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党委委员认真履职,抓牢抓实党建工作。在集中领导、分工负责的前提下,学院完善检查督导机制,在党政联席会纪要、党委会纪要中写明负责人、完成时限,建立台帐,定期公布、定期督导、定期反馈,对严重滞后的事项调查原因,限期整改。

齐动员,办实事,对接行业,对标一流

师资队伍筑核心,对标一流学科建设提升师资培养成效。2019年,学院突出特色,驱动创新,人才强院,制定“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凝研学慧心,聚师生合力,齐力提升学院学科影响力。

对标一流,提升成效。交运学院积极响应新工科建设要求,对标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突出轨道交通学科特色,夯实学科特色方向,注重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续航能力。2019年完成5个专业的新版培养方案的修订,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物流工程三个专业均被学校推荐申报“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顺利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4项省级教改项目获准立项;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新增慕课6门,目前慕课总门数达14门;承办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教育部教指委主任会议,显著提升学科影响力。

人才为本,创新驱动。以人才驱动为抓手,提升学院治学氛围。交运学院2019年科研获重大突破,主持物流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再次获批高铁联合重点基金项目,首次获得超1000万元横向项目。学院2位教授获评“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位教师荣获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教书育人专项奖”,1位教师获评西南交通大学雏鹰学者;运输工程系获评西南交通大学“立德树人”先进集体,学院5位教师获评“立德树人”先进个人称号。以“+交通”为动力,构筑师生双创培养意识,整合学科竞赛资源,进一步完善学科竞赛培养体系。2019年交运学子收获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客大赛一等奖1项,首届全球供应链竞赛一等奖1项。组织参与各类科创活动20余项,累计参与学生超1000人次,科创参与率51.44%,全年获交通科技大赛、物流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科创竞赛获奖428人次。通过科创竞赛强化学院师生学科交流,畅通本、硕、博三阶段交流通道,促进各阶段学生科创交流,提升学院科创水平,浓厚学院学术竞赛氛围,促进教学形式多样化,提升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学科专业的认识。以研带学,以博带本,进一步完善新工科形势下的人才培育体系。

院友助力,行业驱动。突出轨道交通特色,持续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推进行业前沿学术讲座制度。以“交通+”为基石,交运学院注重发挥学科行业特色优势,打造毕业院友、离退教授和在校学生互动机制,从行业发展引导学生学业成长,举办“跟着教授读院史”宣传活动,共忆学院成长、听离退休老教授讲述学科发展历程,感受行业魅力、促在校生荣院爱校情怀。以行业翘楚为推动,厚植人才培养沃土,聚院友之力,汇行业精英,点亮学子专业自豪感。开设“校友思源讲堂”,以行业发展为导向激发学子行业认同感;举办“创源大讲堂”,开展企业导师聘任活动,解读行业前沿动态,助力学涯路径规划;2019年开展院友讲座10余次,涵盖职业生涯规划、选调生主题沙龙、学术前沿等多方向、宽领域的院友交流活动,覆盖本、硕、博三个阶段,近4400人次。

作者:薄琳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