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18日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12月19日,学校召开“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桂富强出席会议。会议就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师积极性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桂富强指出,要以形势政策课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对标《教育部关于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建设若干意见》要求,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起草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案,以此开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一轮教学改革。

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部主任何薇教授主持,她以《创设“五个一”工程,全面提升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为题,从组织协调、专家组筹建、师资队伍建设、校领导进课堂讲思政、优质微课建设、辅导员队伍、社会实践、每学期全面教学安排、经费保障等九个方面阐述了形势与政策课改革方案。改革方案提炼为:“五个一”工程,即:一个专家组、一项课程专项经费、一个遴选退出机制、一支骨干队伍、一系列优质微课。争取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建设,在推进“优质课程品牌”建设和“教学名师”培养的同时,把形势与政策课打造成系列“金课”,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把创新工程建设落地,在成绩、成果、成效等方面得到彰显。
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何云庵教授就形势与政策课的作用,什么是真正的教学改革等原则性问题进行了阐述,对近年来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他指出,课程建设已经遇到深层次问题,现在正是实施课程建设改革以及课程发展奋进的好节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督导组专家邓介曾教授特别强调“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特殊课程需要特办。
形势与政策课程专家组成员、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汪铮认为,课程教学要从国情校情出发,要把线上线下的教学结合好。他建议,充分地利用全校各种资源,优化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切实推进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有机统一。
学院院长林伯海教授、党委书记刘占祥教授分别就改革的可操作性层面和两个统筹(即学校统筹、学院统筹)进行了说明,认为,办好形势与政策课,要用好院内院外两个资源,调动所有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思政课教师能力,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在听取大家意见后,桂富强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会议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进一步强化了校党委的领导,更是在大思政的建设和发展上进行制度安排和保障。实现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要从五个方面入手,归纳为“五句话”,即:全面改革,全校发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统筹,马院支撑,学院参与;经费单列,优先师资,大力建设团队(需要建设多少教学团队要进行具体调研);待遇从优,政策牵引,综合实施,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课课酬;科学组织,管理从严,大力创新,把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目标。桂富强责成相关部门,在改革方案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今天研讨会上大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把它们融入到改革方案中去,一项一项落实和推进,确保明年能全面实施新方案。

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学校思政课督导组专家,以及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