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西南交通大学举办第六届中美关系的人文基础与跨文化融通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源:外国语学院 日期:2023/08/18 16:30:20 点击数:

8月12至13日,西南交通大学美国研究中心2023年年会暨第六届中美关系的人文基础与跨文化融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峨眉校区举行。来自中美两国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康国政、峨眉山市委书记李良分别致辞。康国政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对推动中美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有着重要意义,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秉承“人文引领,文化融通”,维护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理念,对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和区域国别研究多提宝贵建议和意见。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俞森林,美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储诚志教授分别代表学院及美国研究中心致辞。储诚志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研究中美关系的人文基础与跨文化融通问题,是关乎中美之间民心相通的基础工程。坚持人文交流、加强文化融通,是两国间克服困难、走向合作和互利发展的必须。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成坚主持开幕式。

本届大会共设主旨演讲、“区域国别研究与外语学科建设”高端论坛、“国际中文与外语教育”圆桌论坛和分组报告四大板块。在主旨演讲板块,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Paul G.Pickowicz教授以在线方式,结合自己收藏的珍贵历史照片,回顾了他于1971年作为第一批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之邀访问中国的美国学生代表团成员来中国访问,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并见证中美人文交流的开启和发展的难忘经历。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Charlene Polio教授以ChatGPT为例,在线阐述了人工智能在二语教学和研究中的运用以及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著名汉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Stephen R. Bokenkamp教授在线分享了他的道教研究以及在川的道教研究与交流经历。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介绍了长篇小说《白鲸》如何通过翻译走进中国,并对小说的中译文进行了深入分析。清华大学曹莉教授从新人文主义文化观和教育观入手,揭示了以美国新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学衡主张”对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价值和局限。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袁征研究员深刻分析了中美两国人文交流的历史和发展状况。美国斯坦福大学孙朝奋教授阐述了英汉形容词对量度的不同概念化。北京大学赵扬教授提出了移动辅助中文学习的资源研发应遵循的原则和个性化资源研发的实现方式。美国普渡大学韦恩堡校区英文系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林力丹分享了美国世界文学及民间文化课程如何促进中美两国文化与艺术的理解和发挥中美人文交流的桥梁作用。

在“区域国别研究与外语学科建设”高端论坛板块,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向明友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袁筱一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剑教授等分别围绕区域国别研究与外语学科发展的关系、意义及方法等提出了独到观点和建议。

华侨大学贾益民教授、美国布兰迪斯大学冯禹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叶军教授、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梁霞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刘波副教授、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邓琦贞助理教授等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六位知名学者在“国际中文与外语教育”圆桌论坛环节,围绕国际中文与外语教育相关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分组报告涵盖“中美关系研究” “国际中文与外语教育”“中美文学交流”和“中美跨文化融通”等五个专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美文化、语言、政治、外交、教育等众多领域进行了分组交流。

西南交通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秉承“人文引领,文化融通”的理念,已连续举办六届中美关系的人文基础与跨文化融通国际学术研讨会。本届大会立足中美关系的人文基础,探讨大变局下如何更好促进中美跨文化融通与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是中美学界一次有重要意义的国际学术大会。


作者:王海超   编辑:刘中慧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