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西南交通大学主办“设计•未来:数智时代与交通界面”论坛暨2022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年会

来源:设计艺术学院 日期:2022/12/14 09:51:48 点击数:
信息员 摄影
部门审核 终审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为促进构建良好的人与交通技术之间的协同互动关系,探讨交通界面设计可持续发展,2022年12月10日-11日,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设计•未来:数智时代与交通界面”论坛暨2022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年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姚发明副校长出席本次会议并致辞。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数智时代与交通界面”,并设“面向交通强国的智能设计”“智能交通人机交互设计”“数智•交通•文化与环境设计”三个主题论坛,旨在反思与探讨交通界面设计的跨界研究、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人文关怀等问题,探索新的设计发展方向及设计教育理念,分享前沿、交叉的设计研究成果。会议邀请了30余位来自国内外设计院校和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参与交流研讨。线上线下累计参会人数近4000人次。

姚发明致辞开幕式,他代表学校向出席此次论坛的所有专家学者和来宾朋友致以诚挚的欢迎和感谢,向设计艺术学院建院一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他从学校的办学历史、设计学科的交通特色等方面,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科教兴国和交通强国、文化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的贯彻落实,对设计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希望以此次论坛活动为契机,与国内外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这些重要的设计议题,为数智时代的交通界面设计与文化发展提供指引。开幕式由西南交通大学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徐行言教授主持。

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许平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林家阳院长分别致辞,对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和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议题深入地开展研讨,提供新理念,提出新建议。设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闵光辉、执行院长支锦亦、学院助理李芳宇和王玮等出席了现场开幕式。

10日上午的主旨报告由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支锦亦教授主持。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未来出行设计创新》,他指出在设计驱动的创新下,交通工具设计将包括产品层面和服务层面,开始从产品转到到交互、体验以及服务系统,同时也介绍了同济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何人可教授作了题为《2022产学研合作报告》,指出我国已经实现了“从中国制造转变到中国设计”,并分享了湖南大学与三一重工、华为等企业的设计合作案例。西南交通大学张卫华教授的报告主题是《轨道交通的概念创新》,报告从对象、需求、知识、勇气分析了影响概念创新的因素,指出概念创新的重要性,以及文化对创新的影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超教授的报告主题是《面向全球化的设计教育》,指出设计作为第三类学科,更多是解决人和技术,人和物的关系问题,并从新理念、新课程、新研究、新实践、新探索和新机制系统阐述了学校的设计教育探索成果。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韩挺教授的报告主题是《面向人机共驾的认知和行为增强的界面设计研究》,强调了智慧出行中“人”的关键要素,并分享了研究团队围绕新的出行背景和体验而开展的出行研究案例。

10日下午的主题论坛由支锦亦教授和李芳宇教授共同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工业设计教指委副主任、西北工业大学余隋怀教授的报告主题是《设计中的文化传承》,通过对我国各类经典的古代文物案例的设计要素分析,从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视角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启发。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理工大学潘长学教授的报告主题是《综合性理工大学设计创新与产教融合实践》,以武汉理工大学在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中的实践为例解读了未来中国的设计发展。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孙凌云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智能增强时代的设计》,阐述了人工智能在设计的洞察力、协同力和敏捷力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浙江大学在智能设计方面的探索、思考和实践成果。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张帆的报告主题是《文化映射•自在出行——广汽设计情感化出行载具设计探索》,诠释了广汽集团在数智时代如何注重文化感知,分享了文化映射在设计创新上的应用案例。阿里云智能设计部SaaS产品与创新设计负责人汪晓鸣先生的报告主题是《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搭建与数字孪生》,通过介绍数字技术在城市交通以及智慧管理效率上的创新应用案例,指出在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的当下,传统设计师更需要拓展自身技术领域,拥抱数字化时代发展。中央美术学院傅祎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关于“环境设计”的话语研究》,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深刻剖析,提出了用结构主义方法论探索专业自治和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米兰理工大学MaurizioMeriggi教授的报告主题是《老火车站和城市铁路网的当代发展与站前广场问题——以米兰为例》,以米兰中央火车站区域的城市发展为例,以动态的方式展现了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围绕米兰中央火车站产生的设计思潮及其对周边区域城市更新的影响。

11日上午,主题论坛“面向交通强国的智能设计”由李芳宇教授和向泽锐副教授主持。北京交通大学方卫宁教授的报告主题是《轨道交通运行监控中的自动化信任问题》;北京科技大学覃京燕教授的报告主题是《道阻且长知行致远——无人驾驶车元宇宙可持续设计》;浙江大学汤永川教授作了题为《跨媒体创意智能》;中央美术学院王选政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概念、范式与案例:待定义的出行创新设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曹鸣作了题为《移动出行创新的多维视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移动设计实践探》;中南大学伍钒副主任的报告主题是《轨道车辆客室环境空气品质研究与智能控制》

11日上午“数智•交通•文化与环境设计”分论坛的专家演讲

11日上午,主题论坛“数智•交通•文化与环境设计”由王玮副教授主持。中央美术学院韩涛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数字皮肤简史:从超感应符号,到大地的表格,到行星的计算》;四川美术学院黄耘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数字时代的构筑——参数化介入的设计形态创新》;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吝涛研究员的报告主题为《将自然引入城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上海大学王海松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基于协同更新的既有环境再生设计策略》;天津大学英才副教授赵伟的报告主题是《基于共生思想的烟台历史街区环境整合设计》;成都设计咨询集团王明哲高级工程师的报告主题为《“绿道为脉”的公园城市建设探索与实践》。

11日下午,分论坛“智能交通人机交互设计”由景春晖副教授和李然副教授主持。同济大学由芳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智能驾驶HMI设计问题和思维》;湖南大学谭浩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机器行为学——汽车智能交互设计研究实践与理论》;复旦大学林燕丹教授的报告主题是《颜色科学与车内氛围照明的评估》;湘潭大学姚湘教授的报告主题是《载人航天器警示界面色彩与反应绩效的关联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吴晓莉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智能座舱人机协同的发展趋势与研究进展》;上汽英国前瞻设计中心赵晓阳副总监的报告主题是《疫情后交通工具设计思考-MG MAZE概念车设计》。

最后,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支锦亦教授主持论坛闭幕式,她代表主办单位对与会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本次论坛历时两天,来自设计、艺术、科学、技术等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围绕未来交通出行的主题,从理念、方法、实践、应用和教育等方面,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各种观点交流和思维碰撞,促进了国内外设计领域和交通行业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为数智化时代背景下的交通设计与文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启示。


作者:向泽锐   编辑:罗蕾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