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而高校图书馆还扮演着传承大学文明、提高师生素质、推动科教事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角色。具有百廿年校史的西南交大图书馆,在竢实扬华、矢志报国的征程中更是义无反顾,勇于担当作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高等教育发生深刻变革的关键时刻,图书馆承受着各种考验:传统业务遭遇全球数智化浪潮强烈冲击,转型变革面临国内外形势动态影响。2020年新冠肺炎的不期然暴发,更是给图书馆带来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但是,在艰难困苦面前,图书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斗志弥坚,迎难而上,将险峻艰难的一年扭转为创新发展的光彩之年。

图1 校领导调研指导图书馆工作
一、坚定抗疫,坚守阵地,依托智慧图书馆门户,为师生扬帆远航送上压舱石
2020年初,新冠肺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一时间社会上恐慌、焦虑、脆弱诸般负面情绪滋生,高校师生也因教学科研和学习进入非正常状态而倍感不安。如何应对这一情势,最大程度地恢复图书馆服务,成为当务之急。在密切关注疫情资讯之际,图书馆党政班子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冷静研判师生的抗疫需求,明晰战“疫”优势与路线图,依托智慧图书馆门户,为全校师生的学习、教学、科研提供“压舱石”。
1.反应迅疾,确保服务有音讯。图书馆按学校要求第一时间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报送《图书馆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方案》,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火线发布《关于调整图书馆2020年寒假开馆安排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图书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图书馆防控新冠肺炎专项工作信息表》等系列重要服务信息,即时进行新冠肺炎防控及科普知识宣传。2020年全年全天候确保图书馆音讯常在,以“有我们在,您放心”的身姿,坚定广大师生的抗疫信心,并引导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正确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护,全面增强自我防疫意识。

图2 朱健梅副校长指导图书馆抗疫
2.情报迅捷,力争服务有喜讯。为切实保障全校师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研究和学习,图书馆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发布《图书馆防疫期间应急服务方案》《师生校外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指南》《图书馆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服务工作安排》,从2020年2月4日起,图书馆依托智慧图书馆门户,全面开启线上服务。通过迅捷有效的在线服务,传递了学校的关怀,满足了师生远程科研学习需要,方便了2020届毕业生论文撰写和提交,助力科研教学稳步推进并时有喜讯。

图3 新一代智慧图书馆门户
同时,图书馆不忘发挥在川内高校图书馆的排头兵作用,联合电子科大图书馆,举办 “阅读战‘疫’”共读活动,组织全省52所高校的19844名师生共同参与阅读,收获了来自校内外和省内外的广泛抗疫赞誉。

图4 阅读战‘疫’”共读活动
二、竭诚服务,竭尽全力,优化挖掘特色馆藏资源,为师生披荆斩棘献上磨刀石
2020年,图书馆克服办馆经费缩减、资源市场动荡、读者需求悬殊等困难,继续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默默地关心、关注并陪伴师生的成长,千方百计保障资源,全心全意提升服务质量。
1.优化配比,彰显交通特色。2020年,馆藏纸质文献累计增至302余万册,电子资源折合馆藏量约1478万册,为全校读者订购了远程及本地镜像数据库共172个。同时,根据学校学科发展需求,优化电子资源配比,对交通运输工程等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的数据库内容进行了增补,基本保证了广大师生教学科研需求。
2.精准分析,及时揭示学科动态。2020年,图书馆进一步扣紧学校“双一流”工作,在学科发展报告、查新、查引、查重等方面持续贡献智慧,并为学科发展和人才评估等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分析报告,助力学校和兄弟单位开拓进取。主动定期推送ESI学科分析报告,为学校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和创一流学科提供有力的支撑;加强学科前沿趋势的动态监测和分析,2020年年初,成功预测并及时揭示工程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受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图5 西南交通大学ESI全球排名分析(截至2020年12月)
3.科学应对,创新服务见实效。在正常教学工作面前,图书馆由书记、馆长直接带队对馆舍进行全面“体检”和病毒消杀工作,坚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学生在馆平安健康,快乐学习。策划举办第二届信息素养大赛,吸引了全校528个团队共1331人参赛,以赛促学,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创新形式,在线举办“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以经典阅读推广稳定师生人心;举办线上 “毕业季”活动,为2020届毕业生留下特别的青春回忆;继续举办“9.28孔子诞辰日”品牌阅读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举办第二届“交通人文社会科学读书沙龙”,持续助力交通运输学院第五期、第六期“榜样力量,携梦启航”学生骨干培养计划,以服务辅助“新工科”发展。秋季开学季,图书馆为7000多名新生完成了入馆教育;全面介绍了图书馆资源、服务,为新生上好入学的“第一课”;秋季学期开启入馆预约系统和考研自习室服务,助力学生“磨刀”深造。
三、立德树人,以“变”应“变”,为“三全育人”嵌入金刚石
2020年,图书馆迎难而上,转危为机,不仅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响,将近年来在“双一流”建设中积蓄的教育力量全方位释放,还在新形势下,自觉对标学校大局,积极以“变”应“变”,既修好内功,自强以强人,又创新组织,自新以新人,使“三全育人”工作和助力“双一流”建设工作均呈现可圈可点之势。
1.立足思政竞课题,练好内功自强强人。图书馆主动对标“大思政”要求,积极融入“大思政”格局,继2019年取得全校“大思政”课题申报数和立项数全校第一之后,2020年再获3个“大思政”项目立项,并探索实践“以科研课题带动科研服务”的新思路,全面融入学校“双一流”核心工作。2020年春季学期,由书记、馆长亲自指导培训,率领年轻馆员申报学校服务育人教改课题,共12个子项目全部获得教务处立项,另有2个课题获研究生院立项。2019-2020年,年轻馆员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和教育部协同育人基金立项,实现了近年来图书馆高级别项目零的突破。2020年,馆员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发表1篇科普文章;至少有17篇期刊论文见刊,其中多篇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
2.立体育人助成长,多维全面惠益师生。2020年,图书馆深化融课程、讲座、活动为一体的立体育人工作:持续完善线下国家精品课《信息检索》;创新打造《信息检索》MOOC课程,该慕课甫一上线,即获学生热选,当前受益人数4876名。依托《阅读与欣赏》《硬核写作》通识课程,不断探索读写融合教学之道,全面提升学生读写素养。1名青年馆员入选学校“青年讲师团”,2名馆员入选党委宣传部宣讲团。同时,走进建筑学院、电气学院、公管学院、物理学院、人文学院等多家学院的部分课堂,开展精准化嵌入式信息素养培训和写作指导。

图6 图书馆国家精品课程《信息检索》MOOC团队
3.创新组织赋活力,力推科教事业跨步。图书馆领导班子创新成立“教学研究部”,并完成了主要干部的选聘工作和专兼职队伍的规划建设,为科学化、成建制开展“三全育人”工作踏出坚实步伐。2020年,馆领导系统指导、培训教学团队多次开展教研活动,精心组织青年馆员开展科研项目申报活动,积极主动全面融入学校科教文化事业,为“三全育人”工作嵌入“金刚石”。
新时代,新形势,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意志坚定,步伐铿锵,走过了不平凡的2020。新起点,新挑战,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一如既往,默默耕耘,迎来了再接再厉的2021。
文/孙红林 刘云 图/奚铮 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