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示跨学科课程建设的成果和成效,打造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载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6月12日,由教务处支持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建设的《跨学科创新方法与实践》课程成果展示活动—ISCIT HACKATHON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成功举办。

《跨学科创新方法与实践》课程以项目式、探究式、启发式开展教学与实践,旨在促进学生们从实践中寻找问题、通过实践促进理论知识学习、在实践中解决真实问题,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门课程是智慧学院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在工程训练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由郭永春副教授牵头、集结学校全体教学设计师及多位深耕教学一线的教师联合打造的。该课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前沿的跨学科教育理念、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跨学科师资队伍、四个不同专业的跨学科本科生群体、融合不同专业的跨学科实践案例。智慧学院321名本科生全部参与,参与人数在全国高校组织开展的跨学科创新实践训练课程中名列前茅。

此次成果展示活动旨在对《跨学科创新方法与实践》课程进行阶段性总结。活动分为海报巡展和机器人小车功能展示两个环节。上午九点三十分,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作品早早入场,进行海报张贴、赛道熟悉、机器人小车调试等展示准备工作,设计精美的小车和各类海报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午两点三十分,各小组分5个平行赛道向在场师生展示了机器人小车的巡线、避障等功能,并向大家介绍了作品小车的创新赋能与应用场景。评委老师根据各组学生的团队表现、作品内容、作品展示进行了综合评分,最终评选出设计奖、技术奖、团队奖共十项。颁奖结束后,50组同学同时启动机器人小车驶向主席台,将全程气氛推至高潮,活动至此落下帷幕。参与活动的学生们纷纷表示:该课程打破了传统课程只进行理论教学的授课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地,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形成了问题解决的迭代创新模式,训练了自身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从中受益匪浅。

作为学校“新工科”改革新平台和教育教学改革特区,智慧学院将在学校各机关部门的指导和各学院、老师们的支持下,继续努力探索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