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6日,学校召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专题会议,会议决定成立西南交通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防控办”),防控办设在党政办公室。一年来,党政办公室切实履行好防控办职责,在学校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单位及全体师生的大力配合下,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在超常规应急性防控、复工复学、常态化防控等各个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发布学校战疫的“集结令”
大年初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标志着一场全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狙击战正式拉开序幕。大年初二,校党委书记王顺洪和杨丹校长商量后,召集了全体在校领导班子和党政办、宣传部、保卫处、后基处、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团委、计财处(招标办)、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等有关部门,紧急召开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次专题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学校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根据学校部署安排,党政办公室作为统筹协调部门,紧急建立了疫情防控快速反应机制、工作值班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第一时间向全校师生传达中央、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关于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紧急传达落实学校关于做好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和部署,紧急动员全校中层正职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返蓉,正式发布学校战疫的“集结令”。
图1:学校召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专题会议

图2:学校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党政办部分留在成都的同志,自大年初一起便返回岗位参加疫情防控有关工作,成为了大年万家灯火中的“火速逆行者”。其余未在成都的同志也都提前结束了假期,选择以最快的方式返回成都。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胜利,办公室临危受命,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加班加点制定并印发《西南交通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和《防控预案》,连续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的紧急通知》等一系列重要通知,紧急部署、紧急行动,1天时间内构建起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学校疫情防控网和工作机制,有力保障了学校疫情防控后续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

图3:学校连续发布疫情防控通知
二、当好应急防控的“信息官”
“在疫苗没有开发成功之前,信息公开就是最好的特效药。”在超常规应急性疫情防控阶段,党政办公室成为了学校疫情防控的“首席信息官”,承担起了整个学校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公开、报送工作,从1月28日至9月中旬,240多个日夜,从无间断,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图4:疫情防控期间每日向上级报送学生情况
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使学校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有关数据,是摆在办公室面前的第一个难题。“1月27日起,每天17:00前要向教育部报送当日疫情防控基础数据”“1月27日起,每天15:00前要向四川省教育厅报送当天在校师生的数据与健康情况”“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学校的数据要同步报送给犀浦街道办和九里街道办”,接二连三的“紧急通知”使得建立学校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迫在眉睫,容不得“从长计议”,办公室随即组织有关人员加班加点地进行研究、讨论,经过细致的分析与测试,在最短的时间内理顺了日报告、零报告、异常跟踪、专项统计等关键环节的相关工作,构建起了涵盖学校71个二级单位,覆盖近5万名师生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和信息收集、反应机制,为学校的疫情防控信息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机制保障。

图5:防控办工作人员整理上报数据
相较于机制建立工作,具体的数据统计与报送则显得更为繁琐而枯燥。自1月28日起,办公室负责信息报送的同志每天要面对来自学校各二级单位报上来的700余条数据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理、分析及统计并上报。整理、统计、分析数据是一项十分费时的工作,常常需要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由于要赶在下午3点前上报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整个超常规应急性防控期间,负责信息报送的同志都只能在下午3点以后才能安心吃午饭。
疫情的发展每天都有新的变化,除了日常的信息报送工作外,办公室还要完成各类专项数据统计与信息报送工作。超常规应急性疫情防控期间,办公室共计完成了“留校师生排查情况统计”、“师生异常情况统计”、“湖北返蓉师生情况统计”等各类专项统计报送工作近100项。至目前为止,对接地方卫生防疫专项检查120余次,校外人员入校审批备案13000余人次,备案校内教职工出川3000多人次。详实的数据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力地支撑了属地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办公室及时总结和宣传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向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报送信息21篇,专家建言9篇。

图6: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做法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
三、吹响复工复学的“冲锋号”
2020年4月24日,四川省教育厅发布《关于高等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自5月6日起,各高校可安排学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开学。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复工复产的号召,落实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错峰返校开学的要求,按照学校工作部署,办公室牵头,会同保卫处、后勤与基建管理处、人事处、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认真研判疫情形势,推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向常态化转变,启动学生复学返校工作。

图7:书记、校长检查复学准备情况
为保障学校顺利开学,确保学生平安有序返校,办公室牵头制定了包含“七案七制三流程”在内的近200页的《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明确了学生返校批次、返校条件及返校当日入校流程、入校后的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步骤;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成都两校区学生返校应急演练,对学生返校进入校门、入住学生园区宿舍、应急观察场所、食堂就餐等重点场景进行了现场模拟,不断完善优化相关工作流程,切实提升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及时向教育部报备,向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及金牛区、郫都区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申请复工复学,积极对接金牛区、郫都区疾控中心到校进行督导检查。由于前期准备充分、工作扎实,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批复。为学校顺利开学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与条件保障。

图8:学校春季开学工作方案和属地开学防控评估意见

图9:学校开展返校复学疫情防控演练

图10:经过紧张筹备师生有序复学
5月16日早上7点,随着西南交通大学第一位返校的学生进入校园,学校正式复工复学。
四、建牢常态防控的“瞭望塔”
2020年5月,国家疫情防控已由超常规应急性防控转入常态化防控,常态化防控期间,党政办坚持“内紧外松”的原则,密切关注校内疫情防控动态与国内外疫情发展情况,提前预警,快速响应,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常抓不懈。
党政办牵头构建了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校园管理工作机制,明确了校园管理、人员离蓉审批报备等一系列工作要求,并督促各部门严格执行,有力地保障了在校师生的健康与安全;时刻关注国内外疫情发展形势,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定期向学校常委会汇报校内疫情防控情况与国内外疫情发展形势,全年共计向常委会汇报13次。

图11:向常委会汇报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下半年,国内青岛、喀什、上海、成都郫都区等地陆续出现疫情反弹,党政办公室第一时间开展专项排查,及时建立人员台账,会同相关部门及时调整防控工作要求并做好人员管理及健康监测工作。12月6日,郫都区郫筒街道太平村发现新冠疫情,办公室按照学校要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各校区开始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最严格的校园管控措施,果断打响校园抗疫保卫战的第一枪。

图12:王顺洪书记现场部署核酸检测工作
根据成都市、郫都区疫情防控指挥中心要求,犀浦校区师生全员接受核酸检测。12月10日晚10点,办公室接到检测通知后,紧急报告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在1个小时内紧急协调动员犀浦校区各相关单位积极行动到位,连夜对3.2万余名师生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整个工作得到了师生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虽然冬夜寒气难忍,但老师们、同学们毫无怨言、积极配合,彰显了全体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图13:犀浦校区师生有序接受核酸检测
一些师生、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感言,表达对医护人员、工作者、志愿者的感谢,对学校的祝福和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祖国的热爱:“是一个个不辞辛劳又温柔乐观的人在一起,正努力地为犀浦带来春天。这个冬天不太冷,每一个人都辛苦了!”“从夜里突然接到通知激动得睡不着,到清早有序检测,很多老师同学为此熬了通宵。我们是被保护在祖国强大羽翼之后的幸运儿,防护服里的人都是守护家园的英雄。相信成都会越来越好,犀浦会尽快恢复平静。”“儿子大四了,衷心感谢医护人员、全体老师,有你们这样的保护,家长从心里感到温暖!放心,成都加油,交大加油!”……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师生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打赢了疫情防控战,实现了校园内“三零”(零确诊、零感染、零疑似)目标,保障了师生的生命健康,保卫了校园的平静祥和。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充分彰显了办公室全体同志敢打硬仗的精气神,充分彰显了办公室队伍的忠诚与担当。抗击疫情这段艰苦而难忘的经历,必将化为办公室未来前进道路上的动力与财富,激励着办公室继续砥砺奋进,搏击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