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28日,由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承办的《“华盛顿协议”背景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讨会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预备会》在峨眉校区召开。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领导及教育部原十三所重点工科高等学校和特邀工科院校计16所高校教务处长、企业代表吉利控股集团出席会议。会议由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郝莉主持,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冯晓云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
此次会议是在近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不断发展,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深入推进的宏观背景下组织召开的。2016年6月2日,在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我国以全票通过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探索加入《华盛顿协议》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并为即将召开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相关事宜做好筹备工作,在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召开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重点围绕《华盛顿协议》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质量保障及双一流背景下的一流工程教育和“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筹备工作两大主题开展交流,会议特邀嘉宾及16所高校教务处领导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首先,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吴爱华处长发表讲话。吴处长就当前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比析与交流。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高等教育中工科占比较大,同时从需求上看,在“中国制造2025”、“双一流”及加入《华盛顿协议》的背景下,从内在需求与外部环境来看,大力提升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迫在眉睫。
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教授就如何打造真正的大学课程、创建卓越的工程专业、造就特色的中国大学等与大会交流。呼吁加强教育本身的研究,特别是通过一些项目导引的方式进行推动。同时就如何建设工程教育体系,加强专业论证与专业评估,深入推进专业建设与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出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各参会学校教务处长就如何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进行了大会交流与研讨。各学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在国际专业认证、专业综合改革、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建设、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CDIO等方面,分享了成功的作法与经验。作为企业代表,吉利控股集团吉利人才战略及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分享。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事业发展部主任吴英策介绍了即将于10月18日至20日在成都市举办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的筹备情况,并希望大家集思广益,为办好大会共同努力。本次峰会由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支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和西南交通大学承办,是第48届全国高教仪器设备展示会期间举办的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系列活动之一。峰会的召开必将为构建新形势下高等工程教育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和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探索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之路,在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进程中建设一流工程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马守磊阐述了中国工程院在推动我国工程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定位,表达了将与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紧密合作,共同为推动我国工程教育事业发展努力的良好愿景。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副处长侯永峰作总结讲话,强调了“华盛顿协议”的加入对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既是重大机遇也是严峻挑战,希望广大高校以此为契机,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评价机制,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