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萧萧,梧桐细细,秋虫声声,十月的交大静谧美好,犹如慈祥的老者。10月19日晚,由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主办的2016年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我爱你,中华”——作曲家敖昌群教授音乐讲座在我校犀浦校区八号教学楼学术报告厅里顺利举行。四川省音协主席、我国著名作曲家敖昌群教授携夫人四川音乐学院张莉娟教授与我校众多学子齐聚一堂,举办了一场生动感人的音乐讲座。

讲座开始之前,校党委常委沈火明教授会见了敖昌群教授夫妇,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谈,敖昌群教授对西南交通大学的高铁事业予以极大赞美,获悉交大文理音体并驾齐驱之后,表示很乐意提供音乐方面的指导。
讲座开始时,敖昌群教授深情致辞,高度评价了西南交通大学在国民经济,科学,交通事业等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更诚恳地向我校战斗在第一线的广大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他说:“音乐不仅是文化与精神层次的修养,更是人类最本质的需要。”
敖昌群教授是巴蜀音乐的领军人物,几十年来创作出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传遍祖国大江南北,为中国的音乐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讲座中,敖昌群教授和学生们分享了他几十年音乐创作生涯的部分优秀作品和创作经历。
管弦乐《康巴音诗》是敖昌群教授在八年藏区生活的经历中,以藏族人民的真实生活为背景而创作的的一首乐曲,由美国辛辛那提学院交响乐团演奏,许瀞心指挥。该曲高亢,欢快而流畅,表现了藏族人民在节日里的喜悦和他们粗犷豪迈淳朴的民风。歌曲《我爱你,中华》创作于1984年,在“软歌曲”流行大街小巷的社会环境下,敖教授不为周围的环境所动,以极大的爱国情怀谱写了这首歌曲,由美国辛辛那提学院交响乐团演奏,许瀞心指挥,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许毅演唱。深情饱满,舒缓悠扬的旋律极富感染力,不仅是敖教授的爱国热情的体现,更是全世界华人华侨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交响合唱《壮士出川》荣获第八届巴蜀文艺节金奖,采用交响合唱的形式,由成都教师合唱团和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联合演奏,演绎了当年川军血战台儿庄,死守长沙城,淞沪会战誓死报家国的壮丽场面,令人感受到川军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电视连续剧《布尔什维克兄弟》片尾曲表现了一个领导家庭的悲欢离合与起起伏伏,曲调平缓而柔和,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极强的代入感,让人在旋律中浮想连翩,于音乐的美感中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在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步伐下,敖教授以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两首脍炙人口的宋词为词创作了两种风格迥然不同的艺术歌曲,让听众在歌声中领略到传统诗词文化的无穷意境。歌曲《十根指头连着心》由著名歌唱家雷佳演唱,表现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建民族大家庭的热情和信心,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未来的憧憬。歌曲《成都怀古》由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演唱,如一部史诗娓娓道来,将成都3000年来的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画卷般缓缓展开,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历史的厚重感与沧桑感扑面而来,不得不令每一个生活在成都的人自豪。少儿歌曲《妈妈格桑拉》表现了藏族母亲的勤劳,善良,坚强勇敢的可贵品质,以及儿女对母亲的尊敬与爱。
在讲座进行中张莉娟教授更是与大家一起互动,热情地带领着现场师生合唱,共同融入到音乐的节奏与气氛中,“呼气,吸气,微笑”,使学子们与音乐更进一步地走近音乐,与音乐交流,在跃动的旋律中找寻到音乐的无限魅力。
全场师生齐唱敖昌群教授创作歌曲“快乐分享”将讲座活动推向了高潮,音乐唤起在场的师生内心深处强烈的情感共鸣,讲座在热情高涨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敖教授再次表达了对交大的谢意与祝福,并呼吁交大学子热爱音乐常听多听音乐,在音乐中找到快乐与幸福的归属感。纵使经历过苦难曲折,也应相信未来是美好的。
讲座结束后,被音乐感动的学生们围着敖昌群教授夫妇仍然不舍离开,敖教授更是分享了他音乐创作中的感受与难忘的经历:带队奔赴灾区一线慰问演出的义无反顾;谱写壮士出川时求证史籍;彻夜冥想壮士战斗场面的宵衣旰食……
将个人音乐目标与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中华情结,体现了敖昌群教授作为一名优秀作曲家崇高的精神追求与高尚的人格。“音乐是寄托感情与梦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载体。是人类须臾不可缺少的营养”敖昌群教授的谆谆教导始终回荡于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