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志坚一行前往峨眉校区调研竺可桢书院及校区学生工作。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高平平、校团委书记朱剑松以及部分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代表等参加调研交流。
陈志坚一行在竺可桢书院有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实地参观了书院各项建设工作。参观结束后,在峨眉校区主楼第三会议室召开了成峨两校区学生工作交流会。峨眉校区校长助理、竺可桢书院常务副书记、校区学生工作部部长杨德友、竺可桢书院常务副院长甘霖、竺可桢书院党委副书记李志辉,以及峨眉校区各系党总支副书记、竺可桢书院辅导员等参加交流会。会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高平平主持。
甘霖代表竺可桢书院向陈志坚一行汇报了竺可桢书院的总体建设设想,重点围绕“和谐教育,全人培养”的核心理念对竺可桢书院的顶层设计和育人环境做出阐述。他从综合能力拓展体系、人文素养培育体系、学业提升辅导体系、文化生活服务体系和书院荣誉体系五个方面对竺可桢书院的建设进行展示和汇报,秉承“求是,明德,博学,游艺”的院训,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在自由讨论阶段,与会人员纷纷对竺可桢书院的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谈到学生的学风问题时,甘霖谈到,为了保证两校区的学习进度保持一致,竺可桢书院严格执行书院导师常驻制度和早晚自习制度,让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学生从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陈志坚最后发表讲话,他首先表达了对竺可桢书院工作的认同,并强调未来书院发展的重大责任与使命。同时对峨眉校区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及现实必要性等谈了认识和理解,指出这是学校顺应历史潮流,建设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他提到,学校创立书院模式,目的就是把教书与育人两方面融合在一起,践行“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他也为书院日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学校之所以选用竺可桢来命名,就是因为竺可桢精神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所以今后的书院一定要重视对竺可桢精神的传递。他号召书院全体学生要积极发扬竺可桢精神,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有社会担当、家国情怀,健康体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最后,他表示,峨眉校区的全体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为峨眉校区的发展、西南交大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成峨两地校区的辅导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来自成都校区的于楠、郭立昌、谢力三位经验丰富的辅导员与峨眉校区的辅导员们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