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地震9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为做好我校学生的应急避险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在犀浦校区举行了“5·12防灾减灾日”应急疏散安全演练活动。本次活动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保卫处、后勤保障处、校团委主办,经管学院承办。
下午15:30,此次应急疏散安全演练活动的总指挥、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志坚到达演练总指挥部,巡视了急救点、学生园区3、4组团的准备情况。
下午16时整,陈志坚下达演练开始指令,随即整个南区响起了警报声,演练正式开始。警报拉响后,同学们在原地等候了10-20秒左右(模拟地震摇晃时间),然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根据实际情况有序地进行逃生或者就地躲避:天佑斋的同学和鸿哲斋低楼层的同学,待“停止摇晃”后,有序走楼梯下楼,根据逃生路线迅速向避难点撤离。鸿哲斋高楼层同学则迅速寻找安全区域躲避,远离衣柜或易倒器具,躲在寝室角落、坚固的桌子下或厕所里避难。下午16:25,向北区疏散的同学们已经抵达北区避难点,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在各个学院的相应区域集合完毕。整个地震疏散应急演练中,同学们及时有效地撤离了灾难现场,整个过程组织严密,高效有序,减少、避免了伤害事故的发生。陈志坚全程巡视了同学们的疏散情况。
随后,犀浦消防中队的消防官兵们为同学们演示了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官兵们首先确认了现场风向,然后讯速地提起灭火器,在燃烧点的上风向处,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之后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待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将火扑灭。官兵演示结束后,部分同学在官兵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了灭火的亲身体验。来自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张弘在体验灭火后说:“以前只是在看官兵操作,这次亲自体验,才深感防火的责任重大。”
接下来,来自我校医学部的老师和同学为在场学生展示了心肺复苏的紧急救援措施。工作人员用准备好的道具模拟晕厥伤员,一边认真地对“伤员”进行抢救一边向同学们讲解。
下午16:45,陈志坚进行了总结讲话并宣布此次演练圆满结束。陈志坚在讲话中表示,居安思危,才能有备无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他希望全体师生以本次演练活动为契机,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防患于未然;也希望本次活动使更多的人学会紧急应对突发事件,超前防范,努力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活动结束后,在记者的采访中,陈志坚表示,学生的防灾意识,应是一个逐步增强的过程,学校需要在学生的心中不断强化防灾意识。他肯定了学生对本次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谈及学校为应对不可测灾害所做的防范措施,陈志坚强调了三点:1.一定要做好预案;2.一定要做好宣传教育;3.一定要做好演练。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生命的尊重与保护,每一位同学都要认真接受学校的安全教育,积极参加安全演练,这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