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学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单项工作推进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犀浦校区综合楼611会议室举行。徐飞校长主持会议,陈志坚副书记、晏启鹏副书记、张文桂副校长、沈火明常委出席了会议,参加人员有党委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校工会、战略发展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文科建设处、人事处、计划财务处、招生就业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等单位相关负责人。
本次会议共有两个议题:一是,研究校机关权责梳理与配套改革方案制定情况;二是,研究教学科研单位议事决策规则相关指导性文件修订或制定情况。
第一议题阶段,学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人事处)郭俊处长首先从相关背景情况(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务改革、机构编制问题整改)、校机关相关部门权责梳理与配套改革方案制定进展情况两个方面,做了牵总汇报。人事处、计划财务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文科建设处、招生就业处、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等单位相关负责人,随后各自汇报了本单位的权责梳理总体方案、“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等“三单”,以及各自单位相应放权事项配套实施方案。
第二议题阶段,党委组织部、校工会、战略发展处、学科中心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西南交通大学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西南交通大学学院教授委员会章程》的修订情况,以及《西南交通大学学院管理规程》和《西南交通大学学院理事会规程》的制定情况。
相关部门完成汇报后,晏启鹏副书记、陈志坚副书记、张文桂副校长先后就“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和“深化学校放管服务改革”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是各职能部门要吃透学校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学校放管服务改革”的总体设计。要把握住学校改革发展历史机遇,与时俱进、问题导向、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仔细了解相关工作的具体安排,切实做到“统筹、规范、统一、互动”。一方面,校机关本部门负责对其权责梳理方案应及时修改完善,并提交分管校领导把关;另一方面,对教学科研单位改革方案的制定做好指导,对方案的执行做好过程督导,同时做好后端的工作监督,认真履行好职能部门应承担的直接监管职责。二是要处理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与“深化学校放管服务改革”的关系。要坚持目标牵引,勾勒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和“深化学校放管服务改革”的“四梁八柱”;要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做好实施路径安排,处理好“齐步走”与“先步走”的关系;要加强机关部门与教学科研单位的互动,充分征求教学科研单位的意见,了解教学科研单位诉求;要在已有的改革试点基础上,做好“解剖麻雀”工作,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做好目标、路径的可行性论证,加强工作针对性。教学科研单位的改革方案要目标明确、方案具体、突破点清楚,各改革举措、用权履责措施,要有细化的执行体系、内部自我监督体系;职能部门的权责下放要明确,监督体系要完善而具体。三是要特别重视加强教学科研单位的能力建设,充分考虑教学科研单位的承接能力、承受能力。权力下放要做到“权责对等”,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要切实做好教学科研单位议事决策规则相关指导性文件的系统修订或制定,为教学科研单位承接校机关的权责下放做好制度准备。
最后,徐飞做了总结讲话,他肯定了各相关部门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和“深化学校放管服务改革”的前期所做的大量高强度具体工作,认为汇报的文本质量普遍较高,值得点赞;同时代表学校,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提了具体要求:一是要加强理论武装和思想发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的命题虽为“校院两级”,但各部门一定要主动深入思考学校“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的关系,坚持目标导向、战略导向,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要求切实改进校院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分析考虑存在各种可能性,从提高管理效能的角度切实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和管理的扁平化。二是要结合“放、管、服”,充分理解“三单”。梳理部门“权力清单”时,该下放的权力坚决下放,但也不能单单考虑“权力下放”,同时要考虑“权力外放”、“权力上放”。“负面清单”方面,除了单列“禁止事项”划好“红线”和“雷区”之外,还要看到“负面清单”之外蕴含的巨大创新空间,着重做好教学科研单位工作创新能力建设,发挥教学科研单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责任清单”方面,做到知责、尽责、负责、追责、问责的同时,要深刻认识到“授权”和“放权”绝不是“分权”,权力可以授出,但校机关各职能部门的首要监督责任不能推卸,应当加强管理,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切实做好教学科研单位的胜任能力建设。同时,管理就是服务,要加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三是要加强相关工作的协调、沟通、互动。一方面要加强机关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相关政策文件切实做到逻辑自洽、自圆其说、接口兼容。另一方面要做到条与条、块与块、条与块之间的良性互动,尤其是要加强与教学科研单位的互动,做到既能符合法理、提升效能,又能最大程度顾及学校与学院的重点关切,对比较集中的难点问题、突出问题,做到政策上的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突破性,从而求得校院两级的“最大公约数”。同时,要理解“过程的价值”,互动的过程就是不断深化认识、统一认识、宣讲政策的过程。四是要做好“先行先试”。“试点先行”是积极稳妥推进重大改革事项的一大“法宝”。对于改革试点学院,要先行先试,大胆试、大胆闯、大胆走,成熟一个启动一个,试点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各项方案。要将权责下放、决策指导性文件制定与指导教学科研单位制定试点方案结合起来,两促进、同完善。五是要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各部门要根据本次会议精神,加紧完善方案文本,迈出校门多取经,充分汲取其他典型高校的有益经验,做到政策的逻辑自洽和灵活性,分门别类,不搞一刀切。同时,要把握好时间节奏,完善方案后尽快完成决策前的各项工作程序,各分管校领导要具体把好关,在6月中下旬左右将相关方案提交学校党委常委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