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西南交大代表队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5项金奖

来源:教务处 日期:2017/08/09 14:44:00 点击数:

7月27-28日,全省89所高校的800余名师生齐聚西南石油大学,参加“蜂云谷杯”第三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西南交通大学代表队共获得5项金奖、11项银奖、5项铜奖的优异成绩,获奖总数位列全省前列,同时4个项目(满额)被推荐参加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

四川省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四川教育厅联合省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知识产权局、省社科院、团省委八个部门共同举办。本届大赛以“搏击‘互联网+’新时代壮大创新创业生力军”为主题,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大赛于今年4月启动,共吸引了来自省内的109所高校的33894个项目参赛。


比赛自4月份启动以来,学校由教务处牵头,联合校团委、学生处、研究生院、国际创新创业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及各教学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由电气工程学院承办校内选拔赛,开展校内初赛、复赛、决赛,中间穿插各类讲座培训,为我校创业者提供交流展示的舞台,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的平台,同时为第三届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遴选参赛项目。今年学校共组织了813项创新创业作品参加比赛,比去年增加了300%。报名后教务处、科技园联合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就业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局邀请众多校内外导师对项目进行训练指导。省内率先完成校内选拔工作,在暑假期间组织专家、老师对入围省赛的项目进行了集训。

四川省比赛历时2天,大赛分为创意、初创、成长、就业型创业四个组别,涉及“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互联网+”商务服务、“互联网+”公共服务和“互联网+”公益创业等七大方向。大赛经过了“校园初赛、省级复赛、决赛”等环节,采用了“网络评审、现场答辩”等形式,最终我校《皮秒激光清洗器》、《车载互联优化操纵驾驶节能指导装置》、《iElectric电力电子云端实验平台》、《净水浮萍——全天候自动化鱼塘管家》、《便携式微纳米纺丝伤口修复仪》5个项目获得评委的高度评价,斩获金奖,《探酷·水域智能勘探》等11个项目获得银奖、《“回盒”——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快递盒回收平台》等5个项目获得铜奖。

 

西南交通大学历来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出台后,学校积极深化改革,做好顶层设计、理顺体制机制,针对《实施意见》中提出了9项改革任务、30余条具体举措,教务处、国际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院等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学院积极行动,突破了创新创业教育零散化、生态体系不完整局面,积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了以创新创业生态链为引领的“机制、课程、平台、队伍、服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努力将学校与政府、企业、金融、校友及其他社会资源广泛融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强调创新创业方法链(IEMC),设计了“AFI”(about/for/in)系统化、多层次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搭建校内、国内、国外立体化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积极开展高水平大学生学科竞赛,积极推进西南交通大学创新创业俱乐部这一省级示范俱乐部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校内创新创业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实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的各项职能,助力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

作者:李静波     责任编辑:陈丝丝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