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飞应邀参加在西藏大学召开的高校团队对口支援西藏大学2017年度例会会议,并做大会发言。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藏大学等九所高校的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2001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教育部开始启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决定由西南交通大学全面援助西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为最早援助西藏大学的高校。2010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组建高效团队对口支援西藏大学的通知》,组建了以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为副组长单位的新一轮对口支援西藏大学高校团队。
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西藏大学党委书记尼玛次仁首先做了致辞,尼玛次仁首先代表西藏大学党委、行政和全体师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给予西藏大学无私援助的内地兄弟高校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尼玛次仁在对各兄弟高校之前的援助工作肯定的基础上,站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决策的高度指出,此次召开例会的目的就是要围绕“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推动西藏大学更好更快的发展”这个主题,本着“整体规划、友好协商、分工负责、落实到位、合作共赢”这个原则,研究和推进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工作深入开展,运用更有效的举措,真正变“输血”为“造血”,把单方向的支援受援转化为多方面的合作共赢。
随后,西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纪建洲做了7年受援工作总结报告,报告中纪建洲对于援助工作的历史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做了简要说明。报告最后,纪建洲满怀感激之情地说道:“大家的无私援助和大爱无疆必将为西藏大学师生所铭记,大家的丰功伟绩必将镌刻在雪域高原。”
最后,西藏自治区教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普布次仁做了讲话。普布次仁从地域、生态、资源、人口、面积等方面介绍了西藏,重点对于西藏在解放前后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说明。解放后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举措使得西藏自治区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普布次仁强调,西藏大学作为我区西藏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经过66年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要把西藏大学建设成为世界高水平大学,仅靠西藏大学和西藏自治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请各对口支援高校一如既往地加大对西藏大学的支援力度,特别是在一流学科建设方面,确保“高原科学与技术”和“民族优秀文化”两大特色学科群特色更加突出、优势更加明显、核心竞争力更加强劲。
会议第二阶段,首先由各个参与对口支援西藏大学的高校领导做发言。徐飞在发言中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九所高校(加上西藏大学)要有一个有效的协同机制和顶层设计,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援助西藏大学的八所高校之间的协同;第二个层面,八所高校与西藏大学之间的协同;第三个层面,教育部、自治区甚至是再大一些范围之间的协同。只有将这三个层次地真正协同,才会产生出1+1>2的效果。第二,西藏大学在自身各自资源不足和弱势的情况下,是否应该亦步亦趋地去追赶国内好的大学是值得商榷的,应该发挥自身特色,尊重教学、教育规律,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
接着,参会的各位人员研究审定了《西藏大学深入推进教育部干部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文件中明确了总则、机构与职能、校际协助、人员选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管理等各项内容,使得今后的援藏工作有章可依,开创了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新局面。
会议最后,西藏大学校长纪建洲介绍了西藏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情况。
此外,在大会召开前夕,徐飞带着对援藏干部及校友工作生活的浓情关切,于7月22日专门召开了交流座谈会,为西南交大的援藏干部和校友们带去了来自母校的温暖。
座谈会上,徐飞代表学校党政机关表达了母校对于大家的关心,表示学校是大家永远的后盾和支撑,看到大家精神面貌非常好感到欣慰,对于大家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高原,表示崇高的敬意,另外也希望大家保重身体。徐飞最后强调,各位在藏工作的同志代表的是西南交大。未来在援藏过程中,参与的单位会越来越多,无形之中会有互相比拼的压力。我们交大人历来都有强烈的使命感,都敢为天下先,希望每个人都作为西南交大的一面旗帜、一个标识,做出不平凡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