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四川“蜀韵雅乐”曲艺研究院高雅艺术进交大专场演出圆满结束

来源:竺可桢书院 日期:2017/09/21 15:37:00 点击数:

9月14日晚7点30分,由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曲艺研究院主办,学生工作处、竺可桢书院共同承办的“蜀韵雅乐”高雅艺术进交大专场演出在明诚堂倾情上演。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峨眉校区校长、竺可桢书院党委书记、院长沈火明,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德友,常务副院长甘霖,党委副书记李志辉,校区校办主任刘伟,学生处副处长王琛等领导莅临晚会现场观看演出,学校部分老师与辅导员、军训教官以及17级全体新生到场聆听。


沈火明首先介绍了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是四川省文化厅直属公益性事业院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主要传承、表演、研究项目包括清音、扬琴、竹琴、金钱板、谐剧等十余个国家级和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以及小品、散打评书、民族声乐、民族器乐、四川方言剧、四川曲剧等。沈火明表示,竺可桢书院成立一年来,在与各相关学院共同致力于构建“双院制”协同育人机制的同时,始终重视通识教育培养。书院以“求是明德、博学游艺”为院训,艺术教育也是同学们游艺的内容之一,它既能提升同学们的审美素养,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气质和胸襟,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精神成人。


主持人蔡宁、郑琴心宣布演出正式开始,灯光随之暗下。晚会在节奏清新明快的开场舞《心如莲》缓缓拉开帷幕,身姿曼妙的舞者手持四川盘子在莲池中翩翩舞蹈,舞台效果美轮美奂。


四川荷叶《蜀山情》将中国传统乐器与有声民俗演唱融为一体,展现了四川丰富的地域特色与高深的音乐品味,让人眼前一亮。


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四川特色表演金钱板《耙耳朵》以精彩的演艺方式与精湛的方言艺术向在座来自四面八方的新生们展示了四川文化的独特魅力。


琵琶弹唱《羌寨欢歌》以载歌载舞的方式向在场人员传达羌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羌族人民真率淳朴的性格情操,将现场气氛瞬间推至高潮。


陶培力老师带来的红色曲目二胡独奏《洪湖随想曲》与经典二胡曲目《赛马》旋律奔放粗犷,气势磅礴震撼,情绪激昂热烈,同学们陶醉其中,两曲终了犹未回神。


四川扬琴《凤求凰》表演华丽婉转,歌声凄怨缠绵,生动形象地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四川清音《四川更美丽》以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的表演方式向观众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由琵琶与中阮组成的器乐合奏《新十面埋伏》气势宏伟、磅礴大气而又不失精致悠扬。


有“一人在场,满场生辉”之称的四川谐剧《让我看你一眼》以幽默风趣的表演展现了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善意,表演全程现场笑声中伴随着感动,节目结束后仍引得现场掌声不断。

最后,在清新明快、感情细腻的《千年丝路》演唱过程中,曲艺研究所全体表演人员出场谢幕合影,为整场晚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感谢曲艺研究所为书院领导和2017级军训教官、全体新生带来的这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作者:张雪芮 摄影:李润田 顾刚     责任编辑:陈丝丝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