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冯晓云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以“从中国高铁的辉煌成就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专题,为同学们带来一讲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从铁路的诞生到繁荣发展,从美国铁路的衰落到中国高铁的崛起,从清政府首批留美幼童之一的詹天佑到为中国标准动车组作出突出贡献的众多西南交大校友……在向同学们讲述世界铁路和中国铁路发展的过程中,冯晓云运用解释图片、推导联想、朗诵释义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觉进入历史情境,充分感受历史人物的重要抉择和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课堂上,冯晓云没有仅就历史而讲历史,而是将不屈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充分融入课程教学之中,紧密联系西南交通大学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贡献,帮助同学们在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深入理解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关系,深刻体会西南交通大学在中国铁路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为了讲好中国铁路起步阶段的历史,我读完了詹天佑的日记。”正因为如此,在讲到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修建的铁路时,冯晓云向同学们展示的不仅是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艰苦卓绝,更多的是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铁路工程师以路报国的勇气和情怀。
在讲课的最后,冯晓云语重心长地说,“思政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同学们的成长非常有意义。虽然学科学知识很重要,但一个人的完整更重要。”她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思政课的学习,激发学习的思考、兴趣、行动,培养学习的能力,明晰未来奋斗的方向,让每位同学都成为“最想成为的那个人”,共同点亮“中国梦”。
课后,利兹学院计算机系学生文同学表示,冯老师的课堂充实有趣,气氛活跃,课下会收集中国铁路发展的相关信息,进一步了解中国铁路人和交大人奋斗的历史。据悉,冯晓云副校长将在12月中旬继续为该教学班讲授思政课。